法律逻辑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答案:B
2.若概念a真包含概念b,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的是()。
A.所有a是b
B.所有b是a
C.有的a是b
D.有的b是a
答案:C
3.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由SEP真,可以推出()。
A.SAP真
B.SIP真
C.SOP假
D.SAP假
答案:D
4.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
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
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
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
答案:C
5.若“如果p,那么q”为假,则p和q的真假情况是()。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答案:B
6.以下哪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
A.(p→q)∧q→p
B.(p→q)∧?p→?q
C.(p∨q)∧p→?q
D.(p∧q)→p
答案:D
7.与“并非(p并且q)”等值的命题是()。
A.非p或者非q
B.非p并且非q
C.非p并且q
D.p或者非q
答案:A
8.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
A.有、不是
B.S、P
C.有S、不是P
D.所有、有
答案:B
9.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如果大前提是MOP,则小前提只能是()。
A.MAS
B.SAM
C.SEM
D.MIS
答案:A
10.若p→q与q→p都为真,则p与q具有()关系。
A.等值
B.矛盾
C.反对
D.下反对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当S与P具有()关系时,SAP与SEP都假。
A.全同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E.全异
答案:BD
2.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A.(p→q)∧?q→?p
B.(p∨q)∧p→?q
C.(p∧q)→p
D.(p→q)∧q→p
E.(p→q)∧?p→q
答案:AC
3.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矛盾关系
答案:ABCD
4.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有()。
A.有的学生是党员
B.有的被告不是罪犯
C.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D.所有的树都不是果树
E.这个大学生不是党员
答案:A
5.由“如果这是一部好作品,那么它的思想性强并且艺术性高”这个前提出发,再增补下列前提和结论分别构成演绎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部好作品,所以它的思想性强
B.这不是一部好作品,所以它的思想性不强或艺术性不高
C.这部作品思想性不强,所以它不是一部好作品
D.这部作品艺术性不高,所以它不是一部好作品
E.这部作品思想性强并且艺术性高,所以它是一部好作品
答案:ACD
6.以“所有的P是M”,“所有的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
A.所有的S不是P
B.所有的P不是S
C.有的S不是P
D.有的P不是S
E.没有S不是P
答案:AB
7.下列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
A.“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
B.“中国”限制为“北京”
C.“科学”限制为“自然科学”
D.“论证”限制为“论据”
E.“竞争”限制为“人才竞争”
答案:CE
8.下列逻辑错误中,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模棱两可
D.转移论题
E.推不出
答案:AD
9.当p假q假时,下列命题为真的有()。
A.p∧q
B.p→q
C.p←q
D.p∨q
E.?p∨?q
答案:BC
10.以下关于模态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有()。
A.必然p与可能p是差等关系
B.必然非p与可能p是矛盾关系
C.必然p与必然非p是反对关系
D.可能p与可能非p是下反对关系
E.必然p与可能非p是矛盾关系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逻辑形式中的逻辑变项是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判断来代入的可变部分。()
答案:正确
2.特称否定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答案:错误
3.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命题,则其小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答案:错误
4.(p→q)∧?p→?q是有效的推理形式。()
答案:错误
5.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