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类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民法B.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抢劫B.杀人C.欠债不还D.贩卖毒品
答案:C
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4.以下哪个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C
5.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是()
A.要约-承诺B.要约邀请-要约C.承诺-要约D.要约邀请-承诺
答案:A
6.以下哪种权益不属于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A.安全权B.选举权C.知情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B
7.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被告举证C.法院举证D.原告举证
答案:A
8.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资本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C.封建主义国家D.君主立宪制国家
答案:B
9.行政诉讼中,被告是()
A.公民B.法人C.行政机关D.社会团体
答案:C
10.知识产权不包括以下哪项()
A.著作权B.商标权C.肖像权D.专利权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国际条约
答案:ABCDE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违法性E.不道德性
答案:ABC
3.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主体B.客体C.内容D.行为E.事件
答案:ABC
4.以下哪些属于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E.祖父母
答案:ABC
5.合同的有效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经过公证E.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6.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产停业E.行政拘留
答案:ABCDE
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自由C.出版自由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E.监督权
答案:ABCDE
8.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包括()
A.加害行为B.损害事实C.因果关系D.主观过错E.违法性
答案:ABCD
9.以下哪些是诉讼参与人()
A.原告B.被告C.证人D.鉴定人E.法官
答案:ABCD
10.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B.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
C.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D.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5年
E.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可续展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答案:对
2.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3.所有的合同都需要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错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答案:对
5.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需要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答案:错
6.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对
7.商标权需要注册才能取得。()
答案:对
8.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答案:对
9.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答案:对
1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不以受贿罪论处。()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治的内涵。
答案:法治是依法治理国家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法律至上,要求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良法之治,法律应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权力制约,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约束;保障人权,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2.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答案: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区别于犯罪预备的标志;二是犯罪未得逞,即没有达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