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考验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
A.杀人B.抢劫C.欠债不还D.贪污
答案:C
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B.18岁开始C.16岁开始D.结婚时开始
答案:A
4.刑法中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B.罚金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答案:B
5.以下哪项是行政法调整的关系()
A.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B.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关系C.婚姻关系D.刑事关系
答案:B
6.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
A.自主选择权B.任意退换权C.无限索赔权D.免费试用权
答案:A
7.在我国,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两年C.三年D.六个月
答案:A
8.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
A.商标权B.房屋所有权C.著作权D.专利权
答案:B
9.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的形式不包括()
A.口头遗嘱B.电子遗嘱C.自书遗嘱D.代书遗嘱
答案:B
10.我国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是()
A.8周岁B.10周岁C.12周岁D.14周岁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国际条约
答案:ABCDE
2.犯罪的构成要件有()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E.犯罪结果
答案:ABCD
3.以下哪些属于合同的形式()
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其他形式D.默示形式E.电子形式
答案:ABC
4.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证人E.鉴定人
答案:ABC
5.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E.拘役
答案:ABCD
6.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A.专有性B.地域性C.时间性D.无形性E.普遍性
答案:ABCD
7.以下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E.祖父母
答案:ABC
8.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A.安全权B.知情权C.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E.索赔权
答案:ABCDE
9.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D.劳动法律关系事实E.劳动法律关系形式
答案:ABC
10.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权限合法C.内容合法D.程序合法E.形式合法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对
2.法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答案:对
3.所有的民事行为都是有效的。()
答案:错
4.刑法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答案:错
5.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一律不可诉。()
答案:错
6.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是无限的。()
答案:错
7.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一律无效。()
答案:错
8.劳动报酬只能以货币形式支付。()
答案:错
9.所有的证据都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答案:对
10.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可以自由流转。()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自然人、法人等;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等;内容是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简要说明犯罪未遂的特征。
答案: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二是犯罪未得逞;三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答案: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环境污染、产品缺陷等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4.简述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答案: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