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
A.闯红灯
B.打架斗殴未造成严重伤害
C.贪污受贿数额巨大
D.乱扔垃圾
答案:C
3.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18周岁
B.出生
C.8周岁
D.16周岁
答案:B
4.以下哪项不属于行政行为()
A.发放营业执照
B.交警处罚违章司机
C.商场促销活动
D.土地征收
答案:C
5.刑法中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答案:B
6.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
B.协商和签字
C.提议和同意
D.起草和审核
答案:A
7.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住所是()
A.户籍所在地
B.经常居住地
C.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D.工作所在地
答案:C
8.以下哪项不是知识产权的类型()
A.商标权
B.肖像权
C.著作权
D.专利权
答案:B
9.民事诉讼的普通程序一审的审限是()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
10.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包括()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自由裁量原则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的附加刑()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答案:ABCD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行为
答案:ABC
3.行政许可的种类有()
A.普通许可
B.特许
C.认可
D.核准和登记
答案:ABCD
4.以下哪些是合同的解除情形()
A.约定解除
B.法定解除
C.协商解除
D.自动解除
答案:ABC
5.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包括()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代表大会
C.监察委员会
D.审计机关
答案:A
6.知识产权的特征有()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无形性
答案:ABCD
7.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证人
答案:ABC
8.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A.侵犯人身权
B.侵犯财产权
C.侵犯知识产权
D.正当防卫
答案:ABC
9.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
A.对行政处罚不服
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答案:ABCD
10.法人成立的条件包括()
A.依法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有特权。()
答案:对
2.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答案:错
3.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变更。()
答案:错
4.行政机关的所有行为都是行政行为。()
答案:错
5.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
答案:错
6.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答案:错
7.知识产权没有时间限制。()
答案:错
8.公民的权利可以随意行使。()
答案:错
9.检察院有权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
答案:对
10.法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等。
2.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四个要件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环节。起诉需符合条件,受理后进行准备工作,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辩论等,最后作出判决或裁定。
4.简述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答案:法人是社会组织,自然人是生命体。法人通过法定代表人从事民事活动,具有独立财产能独立承担责任;自然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承担无限责任(一般情况)。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法治社会建设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