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法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个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刑法
B.民法总则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不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不违背公序良俗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
B.罚金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B
4.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
B.提议和同意
C.要约邀请和要约
D.协商和签字
答案:A
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6.物权不包括()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债权
D.担保物权
答案:C
7.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最多为()
A.20人
B.30人
C.50人
D.100人
答案:C
8.以下哪项是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A.10年
B.20年
C.50年
D.终身
答案:C
9.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安全保障权
B.自主选择权
C.任意定价权
D.公平交易权
答案:C
10.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推定形式
D.沉默形式
答案:ABCD
2.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从轻处罚原则
答案:ABC
3.下列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A.商标权
B.专利权
C.著作权
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
4.合同的主要条款一般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标的
C.数量
D.质量
答案:ABCD
5.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答案:ABC
6.公司的解散事由包括()
A.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B.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C.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D.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答案:ABCD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
B.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
C.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农民
D.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经营者
答案:ABC
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
答案:AB
9.我国法律规定的担保方式有()
A.保证
B.抵押
C.质押
D.留置和定金
答案:ABCD
10.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
A.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C.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答案:正确
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答案:正确
3.所有的合同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错误
4.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答案:正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