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社会危害性D.违法性
答案:C
3.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答案:C
4.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
A.趁人不备抢夺他人财物B.以暴力、胁迫方法夺取他人财物C.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侵占他人遗忘物
答案:B
5.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A.故意杀人B.盗窃C.交通肇事D.抢劫
答案:C
6.刑法中管制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1年以上15年以下
答案:B
7.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不包括()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拘役
答案:D
8.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执行。
A.监狱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
答案:B
9.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可以不执行B.仍须执行C.由法院决定是否执行D.根据主刑情况决定是否执行
答案:B
10.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应当从轻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C.可以从轻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主刑的有()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3.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刑法中的立功表现()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B.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D.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答案:ABCD
4.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包括()
A.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B.犯罪分子不是累犯C.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D.犯罪分子必须是未成年人
答案:ABC
5.以下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有()
A.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的共同行为D.有组织的犯罪集团
答案:AD
6.以下关于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累犯不得假释C.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相关规定D.假释由监狱机关决定
答案:ABC
7.下列犯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的有()
A.抢劫罪B.盗窃罪C.诈骗罪D.抢夺罪
答案:ABCD
8.刑法中的追诉时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5年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10年C.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15年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是20年
答案:ABCD
9.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因素包括()
A.年龄B.精神状态C.生理功能状况D.醉酒状态
答案:ABC
10.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犯罪()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意外事件D.不可抗力
答案: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2.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答案:对
3.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
答案:错
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定终身监禁。()
答案:错
5.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
答案:对
6.只要实施了危害行为就构成犯罪。()
答案:错
7.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对
8.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采取的是属地原则。()
答案:错
9.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