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说明其既不是酸也不是碱
B.铁在空气中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C.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不能与水反应
D.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中和胃酸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钠和水
B.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
C.醋酸和水反应醋酸水合物
D.铜和稀硫酸反应硫酸铜和氢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
A.在实验室中使用酒精灯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B.在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C.在称量固体药品时,可以直接用手拿取药品
D.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B.共价键是由两个金属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C.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D.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下列关于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B.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C.溶液的pH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D.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B.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温度成正比
C.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表面积成正比
D.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原子核变化的反应
8.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酸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碱的反应
D.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气体的反应
9.下列关于电解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B.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C.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D.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10.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物的浓度相等的状态
B.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C.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物的质量相等的状态
D.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物的体积相等的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常温下,1升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硫酸_________,氢氧化钠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
3.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_________,铁和硫酸铜反应硫酸亚铁和铜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性质:氢氧化钠是_________(酸、碱、盐),盐酸是_________(酸、碱、盐),硫酸铜是_________(酸、碱、盐)。
5.下列物质的用途:氢氧化钠用于_________,盐酸用于_________,硫酸铜用于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5分)
1.实验目的: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实验原理:利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1)取少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将pH试纸或pH计浸入溶液中。
(3)读取pH试纸的颜色变化或pH计的读数。
实验结果: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
2.实验目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原理: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反应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硫酸铁溶液于烧杯中。
(2)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
(3)继续搅拌至溶液变为红褐色。
实验结果: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50分)
1.计算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计算25℃时,1升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3.计算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4.计算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1mol/L的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