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人工瞬时短路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年5月15日
目次
1工作简况1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2
3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4
4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12
5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12
6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12
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3
8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13
9实施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的建议
等措施建议13
10其它应当说明的事项13
I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
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16号)的要求,全国短路电流计算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了《高压输电线路
人工瞬时短路试验方法》,计划编号T-524。
1.2制定背景
“双碳”目标指引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深入,新能源、特高
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快速增长。高压输电线路人工瞬时接地短路试验是高压交、直流输
电工程系统调试中重要的试验项目。通过开展短路试验及相关测试,可以考核交、直流线
路保护功能及新能源场站穿越性能、校验线路故障定位精度,同时能够校验仿真模型准确
性,验证设备和系统性能,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与常规试验项目相比,输电线
路人工短路试验对系统冲击较大,实施更加复杂,涉及到的试验设备较多,风险相对较高,
测试要求较多。为了保障短路试验过程中系统和设备安全,同时确保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和
可靠性,需要针对不同的试验目的和需求,对试验前的仿真研究及开展现场试验的系统试
验条件、设备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规范,从而指导高压输电线路人工瞬时接地短路试验
的安全、顺利实施。
1.3参编单位及负责事项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编写单位,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1.4工作过程
(1)2024年4月25日,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讨论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任务分
1
工、人员安排、时间节点计划及大纲结构情况,明确了标准编制工作总体目标,制定了标
准编制工作方案,组建了标准编制工作组。
(2)2024年5月-6月,在广泛调研收资、技术交流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标
准的编制方式和主要编制内容,形成标准编制大纲和整体技术方案。
(3)2024年6月至2024年10月,制定标准编制细化技术方案,并开展标准主要章
节的编制,形成了标准初稿。
(4)2024年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短路电流计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
年工作会议”对标准大纲及初稿进行了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
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分工,进一步完善大纲和初稿。
(5)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6)2025年4月22日,召开征求意见稿初稿讨论会,技术专家、标准化专家提出了
修改意见。会后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集中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
意见稿。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遵守现有相关的法律、条例、标准和规范,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