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金陵电厂储能项目部:踔厉笃行创示范工程
“储能项目部要按照厂部‘生于金坛,深耕常州’的部署,立足‘储能项目’和金坛根据地,建成一期项目、备案二期项目,继续争取金坛优质资源,在‘换道超车’和‘弯道超车’过程中实现新突破。”1月24日,金陵电厂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副总经理蔺通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时说道。
工程进展绘就新画卷
2021年是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全面铺开,进入基建高峰期的一年。作为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电站建设面临缺乏标准、毫无经验可循的巨大挑战。为了抢抓有利的时间窗口,储能项目部以“保安全、严标准、高质量”建成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为目标,抓重点、克难点、保节点,全力吹响攻坚克难的冲锋号。
截至2021年底,电站土建进入收尾阶段,道路环网基本形成,集控室交付使用,主厂房和主要构建筑物封闭交付,安装调试全面展开,换热器全部就位,压缩空气主管路完成吹管安装,消防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主管网贯通,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形成,雨水系统投运,DCS系统受电,110kV送出工程全部建成,辅助和公用部分设备完成安装调试,盐穴注气排卤正式启动并连续运行。
2021年9月30日,透平发电机组并网试验成功,发出我国首个大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第一度电。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储能项目部积极克服压缩侧设备到货影响,主动制定合理的进度控制目标,先后完成高、中、低压缩机电机和集装油站就位,压缩侧管道安装等工作,并在协调到货的同时,制定相应设备监造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储能项目部将争分夺秒消除项目基建痕迹,并完成三台压缩机电机试转,”储能项目部负责人贾红金介绍,“我们将持续继续贯彻华能标准,持续展现金陵人的定力和能力。”
多点开花落实新布局
储能项目部在做好一期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二期项目前期规划。
“我们利用一期项目成熟经济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二期选型方案,对关键技术路线进行了方案设计、热力平衡计算和技术经济性的初步分析,同步开展了二期主设备研制可行性研究工作。”贾红金说道。
同时,储能项目部统筹兼顾常州地区的十四五能源规划,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做好常州地区的长远发展工作,大力开发光伏项目,先后见证了华能常州雅迪服饰屋顶光伏电站、华能蜂巢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并参与到光伏电站的运维中来。
储能项目部聚力队伍建设,打造储能新引擎,精心筛选优秀青年人才参加国标委、集团公司组织的国际标准培训与选拔,培育国际标准青年人才,三名专家当选IEC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储能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一名专家入选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会压缩空气专家组。此外,储能项目部还完成了全国首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值长的取证工作。
“我们围绕‘8.31’和‘9.30’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成立了生产准备组织机构,”储能项目部副主任庞里波介绍道,“我们已经完成了人员、技术、物资、市场营销准备工作。”长期以来,生产准备人员先后克服了新技术应用经验缺乏和导热油设备供货困难,针对设计院设计错误等特殊情况制定了合适的调试方案,顺利完成了分部试运、倒送电、透平机冲转和发电机并网试验,确保了项目安全有序地由基建向生产过渡。
创新驱动迈上新台阶
储能项目部围绕承担国家实验示范项目以及重大科技专项展开科技工作,以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标准体系、形成独立自主的核心专利群、培养压缩空气储能人才队伍等工作为主要目标,创建技术领先的压缩空气储能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我们发挥国家试验示范平台作用,积极承担科技专项。”储能技术研发与运维专工陈辉介绍道,“在科技项目方面,我们承担国家能源局专项委托科研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路线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储能专题方向。”该项研究旨在提高发电与储能的一体化协调水平和用户需求侧响应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利用效率,并以江苏金坛区域为样板,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提升区域发电总体运行经济效率。此外,储能项目部还承担了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压缩空气储能国际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截至目前,储能项目部开放国家试验示范平台,积极创建压缩空气储能标准体系,参与完成一项国际标准IEC60050-195《国际电工词汇接地与电击防护》的发布工作,另一项IEC国际标准计划《国际电工术语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完成国内申报流程,派员参加IEC/TC1年会,代表中国向IEC/TC1各成员国介绍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我们还获批立项国内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电站KKS编码类和并网类团体标准,另有2项团体标准获得立项。”陈辉说道。
储能项目部依托电站的建设,深度挖掘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创新点,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凝练与成果申报,实施专利提升战略,将专利申报工作纳入电站建设过程统一管理,共计有9项专利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