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技能考核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
2.污水处理中,沉淀法主要去除的是()。
A.溶解性有机物B.悬浮颗粒物C.重金属
3.环境质量标准属于()。
A.强制性标准B.推荐性标准C.行业标准
4.以下哪种是可再生能源?()
A.煤炭B.太阳能C.石油
5.城市垃圾的最理想处理方式是()。
A.填埋B.焚烧C.分类回收利用
6.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超标。
A.氮、磷B.钾、钙C.铁、锰
7.以下哪种物质对臭氧层破坏最大?()
A.二氧化碳B.氟利昂C.一氧化碳
8.土壤污染的特点不包括()。
A.隐蔽性B.易逆转C.长期性
9.环境监测的对象不包括()。
A.人B.水体C.大气
10.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生产者B.消费者C.无机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A.工业废气排放B.汽车尾气C.秸秆焚烧D.火山喷发
2.污水处理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A.沉淀B.过滤C.曝气D.吸附
3.以下属于环境法律法规的有()
A.《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劳动法》
4.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
A.节能B.节水C.节地D.环保
5.噪声污染的危害有()
A.干扰睡眠B.损伤听力C.影响心理健康D.降低工作效率
6.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
A.填埋B.焚烧C.堆肥D.回收利用
7.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有()
A.水体流量B.污染物浓度C.水温D.溶解氧
8.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生物进化
9.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
A.化学指标监测B.物理指标监测C.生物指标监测D.气象指标监测
1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高效性原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2.污水处理中,生物法主要去除溶解性有机物。()
3.环境标准都是强制性的。()
4.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5.垃圾分类收集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6.水体污染只能通过人为因素造成。()
7.土壤污染不会影响农产品质量。()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9.环境监测数据不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10.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答案: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变化等;腐蚀建筑物、文物等。
2.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常见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3.简述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的意义。
答案:减少垃圾填埋量,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节约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答案:包括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非生物部分,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它们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节约水电,减少能源消耗;做好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降低白色污染。
2.探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可以开展气候变化监测研究,评估影响;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如新能源利用;制定环境政策,推动低碳发展;参与生态修复,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3.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有效处理污水,防止水体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4.讨论如何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答案: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