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doc
文件大小:26.2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29千字
文档摘要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

2.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是()

A.重量法B.重铬酸钾法C.比色法

3.环境监测的对象不包括()

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人为活动

4.大气采样时,以下哪种采样器适用于采集颗粒物()

A.气泡吸收管B.冲击式吸收管C.滤膜采样器

5.以下哪种水质指标反映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

A.硬度B.氨氮C.电导率

6.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不包括()

A.网格布点法B.随机布点法C.对称布点法

7.噪声监测中,常用的评价量是()

A.声压级B.等效连续A声级C.声功率级

8.以下哪种监测方法属于物理监测方法()

A.分光光度法B.电化学法C.激光散射法

9.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不包括()

A.代表性B.经济性C.美观性

10.环境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评价环境质量B.控制污染排放C.增加污染物排放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大气常规监测项目的有()

A.一氧化碳B.臭氧C.总悬浮颗粒物

2.水质监测中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A.消解B.过滤C.萃取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

A.实验室质量控制B.现场质量控制C.数据审核

4.土壤污染监测的布点方法有()

A.对角线布点法B.梅花形布点法C.蛇形布点法

5.噪声监测的仪器有()

A.声级计B.频谱分析仪C.噪声统计分析仪

6.以下属于化学监测方法的有()

A.原子吸收光谱法B.离子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

7.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包括()

A.数据记录B.数据计算C.数据统计分析

8.地表水监测断面类型有()

A.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9.大气采样的布点方法有()

A.功能区布点法B.同心圆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

10.以下属于环境监测对象的有()

A.空气B.水C.土壤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环境监测只需要监测污染物浓度。()

2.化学需氧量数值越大,说明水体中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3.大气采样时,采样时间越长越好。()

4.土壤监测点位布设不需要考虑土壤类型。()

5.噪声监测只能在白天进行。()

6.分光光度法是物理监测方法。()

7.环境监测数据可以随意修改。()

8.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不需要考虑水流方向。()

9.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污染物。()

10.采集水样后可以长时间保存再分析。()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过程。

答:包括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等过程。

2.说明大气采样布点的原则。

答:应具有代表性,考虑污染源分布、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覆盖不同功能区,兼顾主导风向,在污染物高浓度区和敏感区多布点。

3.简述水质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答:有重量法、比色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可测不同水质指标。

4.简述噪声监测的注意事项。

答: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并校准;避开干扰源,如车辆、施工等;按规定的监测时段和方法进行;记录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

答: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准确可靠的数据能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低质量数据会导致错误判断,影响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损害公众利益。

2.探讨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

答:可优化监测方案,合理布点与采样;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与仪器,提高分析速度;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提升操作技能;建立高效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及时反馈结果。

3.分析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通过监测获取环境信息,了解污染状况,为环保政策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提供依据。而环保行动又依赖监测评估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4.讨论新兴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答:如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可实现实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