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文件大小:26.3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酵母菌B.霉菌C.细菌D.放线菌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B.脂多糖C.肽聚糖D.磷壁酸

3.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菌的内含物()

A.异染颗粒B.聚β-羟基丁酸C.淀粉粒D.线粒体

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衣壳B.核酸C.包膜D.衣壳和核酸

5.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是()

A.+0.3~+0.4VB.+0.1V以上C.-0.1V以下D.-0.2~-0.3V

6.下列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B.硝化细菌C.酵母菌D.霉菌

7.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

A.代谢活动旺盛B.细胞数目增加C.积累代谢产物D.死亡加速

8.以下哪种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A.高压蒸汽灭菌B.紫外线照射C.干热灭菌D.过滤除菌

9.下列不属于活性污泥组成部分的是()

A.微生物群体B.污水中的有机物C.溶解氧D.无机悬浮物

10.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

A.氮气B.亚硝酸C.硝酸D.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真核微生物的有()

A.原生动物B.藻类C.放线菌D.酵母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

A.芽孢B.荚膜C.鞭毛D.菌毛

3.病毒的特点有()

A.无细胞结构B.专性寄生C.对干扰素敏感D.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有()

A.温度B.酸碱度C.氧化还原电位D.渗透压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

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自养型D.化能异养型

6.下列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有()

A.抗生素B.维生素C.毒素D.色素

7.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有()

A.细菌B.真菌C.原生动物D.后生动物

8.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有()

A.良好的活性污泥B.充足的溶解氧C.合适的营养物质D.适当的温度

9.生物脱氮过程包括()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固氮作用

10.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因素有()

A.水质B.水量C.温度D.溶解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

2.芽孢是细菌的繁殖体。()

3.病毒对抗生素敏感。()

4.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只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5.好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长。()

6.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

7.高温灭菌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

8.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

9.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细菌。()

10.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完全不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答:维持细菌细胞形状,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等损伤,为鞭毛运动提供支点,具有一定屏障作用,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等有关。

2.简述病毒的繁殖过程。

答:吸附,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侵入,核酸注入宿主细胞;生物合成,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核酸和蛋白质装配成新病毒;释放,新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出来。

3.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流程。

答:废水先进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然后混合液进入二沉池,活性污泥沉淀分离,处理后水排出,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气池,剩余污泥排出。

4.简述生物脱氮的原理。

答: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氨氮在好氧条件下经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在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作用还原为氮气逸出。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讨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微生物可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废水处理;参与垃圾的降解和堆肥化;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降解污染物;还能通过生物固氮、改善土壤结构等促进生态平衡。

2.讨论如何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

答:可优化曝气方式保证溶解氧合适;控制合适的污泥回流比;调整废水营养比例满足微生物需求;监测并调控温度、pH等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