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净化作用的微生物是()
A.细菌B.真菌C.原生动物
2.沉淀法中,颗粒沉淀类型不包括()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蒸发沉淀
3.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污水处理药剂()
A.絮凝剂B.助凝剂C.增稠剂
4.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的处理工艺是()
A.物理处理B.生物处理C.化学处理
5.大气污染控制中,去除颗粒物的设备是()
A.吸收塔B.除尘器C.催化转化器
6.噪声控制的途径不包括()
A.声源控制B.传播途径控制C.增加噪声源
7.危险废物的特点不包括()
A.腐蚀性B.易燃性C.无害性
8.以下哪种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B.太阳能C.石油
9.污水处理中,COD代表()
A.化学需氧量B.生化需氧量C.总磷
10.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经济合理B.美观优先C.技术可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污水处理的物理方法包括()
A.沉淀B.过滤C.吸附D.氧化还原
2.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曝气池B.沉淀池C.污泥回流系统D.消毒池
3.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A.颗粒物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挥发性有机物
4.噪声控制方法有()
A.吸声B.隔声C.消声D.阻尼减振
5.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法有()
A.填埋B.焚烧C.堆肥D.回收利用
6.常用的污水处理生物处理工艺有()
A.活性污泥法B.生物膜法C.厌氧生物处理法D.化学沉淀法
7.环境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有()
A.水质水量B.排放标准C.经济成本D.运行管理
8.以下属于水污染指标的有()
A.氨氮B.总磷C.溶解氧D.pH值
9.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中,气态污染物控制方法有()
A.吸收法B.吸附法C.催化转化法D.重力沉降法
10.环境工程设计文件一般包括()
A.设计说明书B.设计图纸C.设备清单D.投资预算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一定比物理处理效果好。()
2.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3.噪声超过60分贝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4.危险废物可以和一般固体废弃物一起填埋处理。()
5.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目的是增加微生物数量。()
6.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
7.吸附法只能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
8.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
9.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
10.环境工程设计只需考虑技术可行性,无需考虑经济因素。()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答: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源进行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列举两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及作用。
答:除尘器,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吸收塔,通过吸收剂吸收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3.简述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的优缺点。
答:优点是处理量大、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占用大量土地,可能污染土壤、地下水,产生填埋气体污染大气。
4.简述污水处理中预处理的目的。
答: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部分油脂等,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保护设备,防止堵塞和磨损,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环境工程设计中如何平衡经济成本与处理效果。
答:在满足处理要求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选择合适工艺,优先采用成熟、性价比高的技术和设备。合理规划规模,避免过度建设增加成本。同时注重长期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两者平衡。
2.谈谈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答:危害包括损害人体呼吸道等健康,影响植物生长,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防治措施有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等。
3.讨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的改造方向。
答:必要性在于随着环保要求提高,现有工艺可能无法达标,且需适应水量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