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BIM技术在陶赖昭特大桥改扩建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docx
文件大小:72.6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BIM技术在陶赖昭特大桥改扩建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1工程概况

陶赖昭大桥改扩建工程位于京哈高速公路陶赖昭松花江大桥上。采用完全运用既有桥梁、左侧单侧加宽并且新建半幅桥宽20.25m的桥梁方案。新桥主桥布局为2×40+5×(3×40)+2×40+(65+5×100+65)+2×40+3×40m,对应现有的桥孔布置,悬臂浇筑施工。下部结构为薄壁墩柱墩,基础为钻孔桩。

2桥梁施工进度调控方案对比

传统的桥梁施工基本依靠二维图纸,很难提前发现工程中的失误,也不能及时有效更改施工计划,导致施工的进度滞后、提升了桥梁的建造成本。

图1传统施工进度调控方案

现在,桥梁施工二维图纸已经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BIM技术的进度调控方法。在施工前进行提前预案、预演施工工艺流程,通过BIM技术实现反复修改,模拟施工过程,找出最佳施工方案。利用BIM技术直观地指导施工,并且可以依照现场工程的实际情况直接进行实时调整方案。

3BIM技术在陶赖昭特大桥主桥施工阶段的应用

应用BIM技术4D特性,可以直观的展现三维施工进度信息,结合工程量信息整合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和提升工程质量。

3.1模型创建

图2BIM技术进度调控方案

通过对二维图纸的分析,利用MicroStation平台进行包括桩基础、承台、桥墩、桥台以及挂篮,吊机等设备三维模型的创建和桥梁截面二维模型的绘制,并将创建好的模型制作成单元以便在OpenBridgeModeler软件中使用。然后在OpenBridgeModeler软件中创建陶赖昭特大桥整体模型。先将地形,路线设计,廊道等导入到OpenBridgeModeler软件中,然后根据已有图纸布置桥跨线,并将做好的MicroStation单元插入到对应的位置中。梁部分通过已有截面,改对应的参数形成符合图纸的变截面箱梁。

3.2模型编码

对陶赖昭特大桥现场的预制构件及机械进行信息的赋予,并将涉及到的各部分模型进行分类、命名。第一阶段,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相关信息,利用project软件编制具体的关于陶赖昭特大桥的施工进度计划,得到相应进度计划表,该计划表已编制部分分项工作的工作联系,如果遭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计划变动问题,可实时更新得到最有效率的优化进度方案。第二阶段,将人机料与场部(包括架桥机,吊机等设备)等在模型中输入及定义属性(包括型号,厂家,价格等)。令所有设备均有其信息,由此可对工程的进度、工程量及预算进行信息的整合,第三阶段,利用OpenBridgeModeler软件将已经做好的桥梁模型以及相关构件和机械进行分类,并根据进度计划表对模型进行命名,便于后续施工模拟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之上的虚拟施工与现场同步进行,采取数字化管理和实时监控,为施工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使参建人员更直观的提前了解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基本情况,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3施工进度模拟

通过采用synchro4D基于3D可视化的模型,可以通过载入成本与时间,来对施工过程中相应的各种施工阶段进行精细和有效的管理。

将在OpenBridgeModeler做好的三维模型和已有的project进度计划表导入synchro4D。首先将构件资源化并与具体的施工过程相挂钩,进行整体进度模拟,解决大方向进度安排,调整整体的施工时间安排。其次,进行局部进度模拟,如挂篮等设备安装,施工现场钢构吊装等,配合实际施工时间的安排,解决项目安装问题。最后进行成本管控,将进度计划所需成本与相应模型挂钩,实时查看当前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并与计划相对比,进一步进行调整。并且还可以利用OpenBridgeModeler软件对于复杂节点的碰撞与工艺等进行模拟,创建直观的三维场地布置,模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碰撞问题,降低施工难度。这样就将现实中的施工阶段,转换到电脑上,让我们提前去模拟实施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施工技术模拟可以根据陶赖昭特大桥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虚拟施工,发现问题,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得出最优施工进度方案,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应用BIM技术,为施工建造提供技术支撑,可显著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图3施工进度模拟图

4总结

在改扩建工程建设中,利用BIM技术在施工前进行提前预案、模拟施工,直观体现具体施工过程,对原有桥梁妨碍施工进行预案,提高了桥梁的信息化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建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