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卷》.doc
文件大小:26.5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震按成因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城市地震

2.我国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中第一水准是()。

A.大震不倒B.中震可修C.小震不坏D.中震不倒

3.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强梁弱柱B.强剪弱弯C.弱节点D.强构件弱连接

4.以下哪种建筑材料抗震性能较好()。

A.黏土砖B.木材C.石材D.混凝土砌块

5.抗震设计时,乙类建筑应()。

A.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B.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D.不采取抗震措施

6.地震作用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结构自振周期B.场地类别C.结构高度D.建筑装修材料

7.抗震设计中,下列哪种结构体系对抗震最有利()。

A.框架结构B.框架-剪力墙结构C.砌体结构D.筒中筒结构

8.地震反应谱是()。

A.地震动加速度记录B.结构地震反应随时间变化曲线

C.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关系曲线

D.地面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

9.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B.提高房屋的抗倾覆能力

C.增加房屋的整体性D.提高房屋的承载能力

10.场地类别主要根据()划分。

A.场地土的类型B.场地覆盖层厚度C.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厚度D.建筑物类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

A.地表破坏B.建筑物破坏C.人员伤亡D.次生灾害

2.抗震设计中考虑的地震作用包括()。

A.水平地震作用B.竖向地震作用C.扭转地震作用D.侧向地震作用

3.影响结构地震反应的因素有()。

A.地震动特性B.结构的自振特性C.结构的阻尼D.结构的质量分布

4.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有()。

A.强柱弱梁B.强剪弱弯C.强节点D.强锚固

5.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A.设置圈梁B.设置构造柱C.墙体有足够的拉结筋D.限制房屋高度和层数

6.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包括()。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塌

7.场地土对地震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地震波的放大作用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C.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延长D.地震动的频率成分改变

8.下列属于抗震有利地段的是()。

A.坚硬土B.开阔平坦地形C.密实的中硬土D.软弱土

9.抗震设计时,结构的平面布置应满足()。

A.简单规则B.对称C.减少偏心D.任意布置

10.抗震设计中,结构的竖向布置应避免()。

A.竖向刚度突变B.竖向质量突变C.上下均匀D.局部突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建筑都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2.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越长,地震作用越大。()

4.框架结构中梁的破坏应先于柱的破坏。()

5.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后可以不设置圈梁。()

6.地震作用是一种动态作用,与结构的质量无关。()

7.场地土越软,地震反应谱的峰值越大。()

8.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应比丙类建筑严格。()

9.结构的抗震设计只需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10.抗震设计中应尽量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选择有利场地,合理结构选型与布置,满足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整体性、具有良好延性和合理刚度分布,依据抗震设防目标设计。

2.简述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强柱弱梁原则的意义。

答:保证在地震作用下,梁端先于柱端出现塑性铰,使结构形成梁铰机制。柱作为竖向承重构件,晚破坏可防止结构倒塌,提高结构整体抗震能力。

3.简述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

答:不同场地类别,场地土性质不同。软场地土使地震波放大、周期延长、反应谱峰值增大,导致结构地震作用增大,抗震设计要考虑场地类别影响。

4.简述多层砌体房屋设置圈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