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427.9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6.26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

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

展的能力。为响应市场需求,需要制定完善的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

术导则,对产品进行管理,满足市场质量提升需要。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中国中

小商业企业协会决定立项并联合杭州龙骉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

共同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团体标准。于2022年11

月11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发布了《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

则》团体标准立项通知,正式立项。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我国步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人民对于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

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建成区存量提质改造越来越成为主流发展方

式,其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新时期各地重

要的工作任务。

近年来,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尝试基于问题、需求导向,探

索参与式规划、微改造模式、社区活化、长效机制等,积累了很多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

社会治理转型以及发展我国的有机更新理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

见》(国办发(2020]23号),城镇老旧小区定义为“城市或县城(城

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

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据

统计,江苏省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共有10411个,涉及居民302

万户,旱现面广量大、类型复杂、问题多样的特征。老旧小区也见

证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当

前城市发展的日益更新,一些老旧小区的使用功能,相关配套设施

等越来越跟不上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在安

全使用、居住功能、外部环境市政配套、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

题已迫在眉睫。

(三)编制过程

1、项目立项阶段

目前,老旧小区大多拥有较好的城市地段和成熟的配套环境,

却旱现出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双重衰败”的特征,但反过来也成

为了城市功能与社会治理“双重提升”的机遇地带。站在城市从外

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的高度,老旧小区的价值有待发掘,其将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社会结构优化和发展竞争力,因此,基于地

方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制定老旧小区改造的技术导则非常必要和迫

切,有利于地方充分认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多维度内涵和系统性

特征,引导老旧小区改造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老旧小区改造

的质量,对改善居民生活、优化建成区环境、重塑城市魅力、推动

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编制实施将进一步完

善居住与公共建筑工程标准体系,有利于规范化、统一化。

2、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

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

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标准的制定原则,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

用经验,为标准的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的主要功

能特点和技术性能管控指标,明确了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

草指明方向。

3、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们基本国情,经过数次修改,形成了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标准草案稿。

4、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稿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

框架、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

方面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明确

和规范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起草组形成了《老

旧小区改造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5、专家审核阶段

拟定于2023年5月召集专家审核标准,汇总专家审核意见之

后,修改标准并发布。

(四)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杭州龙骉科技有限公

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规范起草小组,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

经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2023年1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的编写工作。

2、广泛收集相关资料。

在广泛调研、查阅和研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

础之上,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