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据支持下学生体重管理问题的分析、改进策略与启示.docx
文件大小:20.0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4.04千字
文档摘要

数据支持下学生体重管理问题的分析、改进策略与启示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体重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身心状况,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作为学生体重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学校可以在数据的支持下,分析学生的体重管理问题,从顶层谋划、优化课程、重构认知、监测进程等维度提出改进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等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数据支持;小学生;体重管理;改进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体重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身心状况,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学校在学生体重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负责向学生普及健康饮食的知识,提供丰富多样且营养均衡的校园餐饮服务;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等等。实践证明,在数据的支持下对学生进行体重管理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体重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一、学生的体重管理问题分析

调查是精准施策的前提,通过数据可以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学校先分析数据,洞悉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经过一系列的干预之后,学校还要进行对比,评估干预效果。具体可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的《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进行判定。

以浙江省丽水市某城镇小学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例,对照BMI界值点,发现该校学生的超重率为8.37%,肥胖率为6.20%,两者合计占比高达14.57%。这一数据凸显了该校学生超重问题和肥胖问题的严重程度。学校从微观的角度锁定这一学生群体,收集其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个性化分析,剖析体重问题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学校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肥胖的认知及其饮食习惯、锻炼习惯。该调查按比例抽取超重学生和肥胖学生共100名、体重标准学生共100名,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一)对体重有良好的认知

由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肥胖有良好的认知。94%以上的学生“比较想”或“非常想”让自己的体重达到标准。

(二)偏食情况较为严重

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两类学生中选“肉和蔬菜差不多”的仅占27%和60%。说明学生偏食情况较为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肥胖。

(三)锻炼兴趣缺乏

超重学生和肥胖学生的锻炼兴趣不高。“不喜欢”运动的占65%,远高于体重标准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足,1~2次的占67%,0次的占25%。

二、学生体重管理问题的改进策略

面对学生体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尝试从多方面入手,构建科学机制,给予策略支持。

(一)顶层谋划,建构管理机制

要解决学生的体重管理问题,应从顶层设计出发,避免零敲碎打。同时应建立起相应的机制,避免规划流于形式。

1.健全体系,有效设计

学校依据学生中存在的超重与肥胖的现状,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并从多个维度构建体重管理体系,包括均衡饮食、按时作息、科学运动、捆绑评价等。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的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具体从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健康课堂、学校食物供给、在校活动时间等方面制定相应制度。

3.宣传教育,达成共识

将各项制度付诸实践之前,要先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教师、家长意识到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才能构建体重管理共同体,形成管理合力。

构建完善的制度框架来规范管理流程,不仅能够遏制高风险群体体重管理问题的恶化趋势,还能预防低风险群体出现体重管理问题。

(二)优化课程,驱动主动锻炼

学校不仅要从宏观的角度为学生的体重管理保驾护航,还要从微观的角度构建科学的内容。体育课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是有效管理体重的最好载体。然而,大部分的体育课程较为机械、枯燥。尤其是对超重学生和肥胖学生而言,需要较强的意志力才能完成相关体育任务。因此,要改善小学生的体重管理问题,依据其身心特点,促使其主动参与体育课程是前提,帮助其有效达到运动强度是关键。

1.营造氛围,激发运动热情

研究表明,在社会性互动中,学习者能更好地将自己的认知图式和他人的认知图式进行比较。当认知图式不一致时,平衡被打破,学习者就会主动调节,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因此,个体在群体中更加容易学习知识与技能,养成习惯。

学校在长期开展篮球课程的背景下,积淀了深厚的校园篮球文化,确定了“以球健体、以球育德、以球启智、以球强校”的宗旨,形成了“激情、团结、拼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