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备课无忧】人教版四下-8.1 平均数(导学案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673.3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1.58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8.1平均数

【核心素养】

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平均数,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2.在观察、讨论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间题的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体会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3.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P87.例1、例2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

任务一:认识平均数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看一看: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有多有少,怎样才能使每人收集的同样多?

(3)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

(4)算一算,说一说:计算出每个人收集矿泉水瓶数量。

2.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呢?平均数有什么特征?

3.比一比:怎样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任务二:用平均数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

教学教科书P88例2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1.比一比:尝试不同方法比较两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1)可以一个对一个的比较吗?

(2)这样比不公平!还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呢?

(3)人数不同怎么比呢?可以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

2.试一试:独立自主计算每队平均数。

3.说一说:男生队和女生队的平均成绩知道了,你们说哪个队的成绩好?

任务三:归纳小结

1.想一想:在刚才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说一说:用平均数比较几组同类数据的方法?

【课后测试】

1.下面是四(1)班4位同学在诗朗诵活动中获得点赞卡的情况,平均每人获得多少张点赞卡?

(1)乐乐给跳跳()张,文文给淘淘()张后,每人获得点赞卡数量一样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平均每人获得()张点赞卡。

(2)要使得每人获得点赞卡数量一样多。可以先把他们获得点赞卡()求出来,再平均分成()份,求1份是多少。用关系式“()÷()=平均数”列式解答:()。

(3)得到的()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2.求平均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我们可以从多的数量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量,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种方法叫“()”法。另一种是利用“平均数=()÷()”。

3.下面是某学校男生队和女生队一次口算比赛的情况(满分25分)。哪个队的成绩好一些?

男生队

姓名

李晓

王阳

刘强

周明

成绩/分

16

20

18

22

女生队

姓名

刘莉

张娟

陈红

王芳

李玲

成绩/分

18

21

16

20

15

4.当两组同类数据的个数不同时,用()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合适。

5.平均数就是用一组数据的()除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

【部分答案】

1.(1)12移多补少6

(2)总数4总数平均分的份数24÷4=6(张)

(3)结果6

2.移多补少总数量总份数

3.男生队

4.平均数

5.总和个数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