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备课无忧】人教版四下-5.1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文件大小:59.6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3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5.1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P58.例1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能够辨认三角形,并认识了一些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并从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在活动中渗透认识三角形是继续学习和探索其它多边形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能结合已有经验探索图形的特征,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对三角形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再有,学生对三角形高的认识,不但要明确什么是高,还要感受并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依存关系,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新的认识。

核心素养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理解底和高的含义,能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概括总结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认识三角形的高,能正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

(1)说一说下面图形的名称

(2)找出图中的三角形。

2.小结,引出课题。

对旧知识的回顾,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前测,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初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

(屏幕放幻灯片)

师:在刚才的几幅图片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三角形。

师:你们认识了三角形,那如果让你们用小棒摆三角形,你会吗?

预设生:会。

师:需要几根?

预设生:三根。

师:也就是三条线段。

师: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学具袋,请从中拿出三根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过程。

师:老师这也有三条线段,看,是三角形吗?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慢慢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过程,你们能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

预设生: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你说得真棒!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而且,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板书)

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什么?

预设生:边。

师: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

预设生:3条边。

师:每两条边的交点叫什么?

预设生:顶点。

师:三角形一共有几个顶点?

预设生:3个顶点。

师:仔细观察,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之外,还有什么?

预设生:3个角。

师:谁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预设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师板书)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认识过它们的底和高。(课件演示)

师:其实三角形也有底和高,你能试着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中作高吗?

(学生自己尝试)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画高的?

(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谁还画出了三角形的高?请举手。

师:请同学们想想,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预设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预设生:可以画三条,因为可以从三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三条垂线。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例如:上面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ABC)

师:这就是顶点A,这是?(课件展示顶点B)

预设生:顶点B。

师:这是?(课件展示顶点C)

预设生:顶点C。

师:这个角叫角A,这个角就叫?(课件展示角B)

预设生:角B。

师:这个角就叫?(课件展示角C)

预设生:角C。

师:这条边我们称它为AB边,这条边叫?(课件展示BC边)

预设生:BC边。

师:这条边叫?(课件展示CA边)

预设生:CA边。

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先感知三角形,然后经过学生的仔细思考,自主探究出什么叫做三角形,接着探究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在教学高和底的活动中,通过回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和底,把知识迁移到三角形中,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的形式,得出三角形的高和底,接着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借此进一步强化了三角形的特征。

三、

课堂演练

基础演练: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拓展延伸:

分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