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P34.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认识小数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了解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于小数中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和某一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还不太清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要通过活动建构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借助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小数的意义。
核心素养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整理过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及计算单位。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认识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
(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
(2)填空。
(3)文化素养:世界上长得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2.小结,引出课题。
对旧知识的回顾,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前测,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小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通过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探究小数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小数各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探究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1)认识数位。
师: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呢?那第二位呢?第三位呢?
(2)认识计数单位。
师: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我们已经弄清楚了,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叫做什么位?
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呢?如果小数的数位更多,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又是怎样的?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全班交流。
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进而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4.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部分的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我们都清楚了。请同学们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有信心完成吗?
(1)各学习小组讨论怎样整理,共同做一张表进行展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汇报分享。教师板书。
(3)师: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4)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部分哪个计数单位最大?它和整数部分个位上的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表格的形式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小数数位。
三、
课堂演练
基础演练: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九”第4题。
拓展延伸:
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
四、
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从课本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