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备课无忧】人教版四下-4.1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文件大小:102.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1.84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1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P32.例1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小数的初步认识”,知道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知识,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以及计数单位的作用,积累了学习“数”的一些经验,数感能力逐步提高。

核心素养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以正方体为模型,借助直观演示,感受小数计数单位的抽象含义,发展数感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3.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算理。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

(1)填一填。

(2)测量数学书的长度和书桌的高度,记录数据并汇报。

2.小结,引出课题。

对旧知识的回顾,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前测,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究新知

1.回顾一位小数,理解其意义。

(1)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在米尺上你能找出一位小数吗?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米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整分米数、分数、小数进行板书。

(2)师:观察黑板上每组数中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3)师:这些一位小数中最小的是哪一个呢?其他一位小数又和它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上面的数中1dm表示的长度最小,可以推出0.1是最小的,而其他小数,比如0.3里有3个0.1,0.7里面有7个0.1。

(4)师:看来一位小数都是几个0.1、几个0.1地在计数,由此可以说明,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1)师:刚才利用米尺认识了一位小数,继续观察米尺,看1cm用米作单位还可以怎么表示?其他厘米数呢?

(2)先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再试着独自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认知去类推两位小数,即使是错误的描述也要展示,在交流辨析中理解整厘米数、百分之几的分数与两位小数之间的关系。

(4)师:观察黑板上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中交流。

预设1:我们知道1m=100cm,那么1cm=m=0.01m。

预设2:我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预设3: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教师板书:厘米m0.01m)

(5)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中最小的是0.01,两位小数都是几个0.01、几个0.01地在计数,所以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感知过一位小数的意义,以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教师引导概括得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为后面研究两位小数打好基础。

三、

课堂演练

基础演练: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九”第1题。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九”第4题。

拓展延伸:

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

四、

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从课本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根据教科书顺序看,有小数的产生、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么多内容中,小数的产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在实际测量中体会,没有过多地花费时间。对于主要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教师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认识几位小数就学习相应的计数单位。这样安排教学,结构清晰,详略分明,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