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这是什么》是一首富有情趣的谜语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旋律朴实自然,但不失欢快活泼。歌曲采用有规律的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运用了旋律的高低变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钟表的形象。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唱游。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说明了时间的珍贵而紧迫,要懂得珍惜时间。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目标指向
完整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1.用正确的发声姿势演唱歌曲。
2.能够用准确的节奏、音高,完整演唱歌曲。
目标一
目标二
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
1.熟练掌握节奏特点。
2.能建立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目标三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上学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常识,掌握了简单的节奏、节拍。
初步了解了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节拍进行身体律动。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唱游的积极性,在演唱、律动、合作中感知音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感知作品的节奏、速度、音高、力度等音乐要素。
四、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地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2.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力度。
3.通过唱游活动,建立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歌曲节奏与生活的联系。
2.能用运用所学音乐要素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六、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发声练习(出示PPT练声旋律)
复习《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是八分音符。
3.节奏传递游戏
(1)师: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动作,看懂后再传递给我。(XXXX|XX|用拍手的方式)
(2)运用声势传递节奏XXXX|XXXX(左腿右腿左腿右腿)
(3)同学们节奏感很好,请你再来传递这个节奏试试:X.XXX|XXX|
(3)自编节奏,做传递游戏
4.旋律中感受节奏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现在请你们听听在接下来这段旋律中,你能听到熟悉的节奏吗?如果听到了,请你做相应的声势动作。
5.找到核心节奏
师:我们在来听一听,找一找,哪组节奏型出现的次数最多?(八分音符)
1.学生调整歌唱状态,进行发声练习。
2.复习演唱《时间像小马车》找到出现最多的八分音乐节奏。
3.模仿教师声势动作,做节奏传递游戏。
4.聆听旋律,听到熟悉的节奏型做声势动作。
5.找到核心节奏型:八分音符。
1.调整声音状态更好地进入今天的唱歌教学。
2.在熟悉的歌曲中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作铺垫。
3.在游戏中熟悉歌曲中出现的节奏。
4.在旋律中验证节奏学习的效果。进而熟悉歌曲旋律。
5.在实践中找到出现最多的核心节奏,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
二、唱游
连接语:作曲家想用八分音符表现什么物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什么?(播放歌曲,出示课题)
1.师:歌曲表现的是什么物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这是什么》。
2.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对这首歌的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老师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接唱每一乐句最后的音。(教师做之前的声势动作演唱)
3.学生试着唱出八分音符的旋律。教师接唱后面的部分。
4.歌词接龙演唱。
5.师生互换接龙。
6.完整演唱歌曲。
7.熟悉歌曲
师:请同学们思考它是一只什么样性格的小闹钟?
生:勤劳的、负责的、稳重的......
8.深入感受
师:它是怎样工作的?它的工作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说到前两句,节奏规整)
9.再次演唱,深入体验。
学生聆听歌曲思考后回答:是闹钟、钟表......
2-5.师生合作,接龙演唱歌曲。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在歌曲中感受闹钟的性格。
8.在歌曲中感受规律的节奏。
1.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2-5.通过之前的节奏传递游戏,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已经非常熟悉,很容易完成接龙演唱。通过接龙这种方式既熟悉了歌曲又降低歌曲学习的难度。
78.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联系生活。
三、拓展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三件打击乐器,让我们看看都是什么吧?
2.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三条节奏,请你为这三件打击乐器配上合适的节奏吧!
3.师:让我们到音乐中试一试吧!(为歌曲伴奏)
1.双响筒、鼓、碰钟。
2.为三件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
3.边唱边为歌曲配伴奏。
从低年段培养学生打击乐器的使用,提高学习兴趣。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一只认真、稳重的小闹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小闹钟一样认真、负责,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