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创作科普剧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创作科普剧》是新教材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桥梁与人们的生活》中的特殊课。它打破常规科学教学模式,将科学知识与戏剧表演融合。教材通过展示简单的科普剧示例、创作步骤引导以及角色分配建议,旨在让学生以独特视角理解桥梁知识,如桥梁结构、功能、建造原理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创作表演中感受科学魅力,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奇妙联系,为今后跨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2.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的现象往往脱离实际,会给生活中的物体画蛇添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深入理解桥梁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桥梁类型、结构特点、建造材料等。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实践:学会编写简单的科普剧剧本,能清晰表达科普内容。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对戏剧表演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创作科普剧的基本步骤,深入理解桥梁科学知识并能融入剧本,学会简单的表演技巧。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戏剧情节,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准确地传达科学信息。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桥的建设与作用
能深入理解桥梁知识
能
基本能
不能
创作科普剧
能用图文写科普剧本
能
基本能
不能
编后交流
能发现新的桥梁知识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1.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各种各样的桥梁遍布在我们的身边。下面这些桥使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你能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给桥命名吗?
2.观察桥的形状,请给桥命一个恰当的名字。
3.你见过的桥,一般建筑在哪里?
4.你认为桥梁在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
5.让我们创作一个科普剧,说一说桥梁的建设和作用。
小组合作设计,把刚刚讨论过的问题和想法用台词和图片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1
木桥、石桥、水泥桥、钢架桥
平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
小河上、大江上、海上、路面上
拱行人。汽车、列车通行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交流,重点让学生了解桥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桥在交通上不同作用。
环节二:创作科普剧
教师活动2
1.工作任务
①设计一个6分钟以内的科普短剧
②介绍桥梁的建设和作用
③用图片和文字完成简单的剧本创作
2.所需的材料
A3纸一张、彩笔、橡皮等。
3.讲解操作步骤
(1)在A3纸上写科普在A纸上写剧的主题“桥梁的建设与作用”。
(2)小组成员确定各自扮演的角色,分别扮演当地居民、工程师、环保员、市长等。
(3)任选背景构想剧情:
①以本市要建造座跨河桥梁或过街天桥为背景设计剧情;②围绕本地古代或现代建造的桥梁设计剧情。
(4)根据剧情,每个同学设计自己所扮角色的台词。
(5)小组讨论角色出场的顺序和台词。
教师提供剧本范例,供学生模仿。
当地居民:王婶,关心生活便利与环境变化
工程师:李工,专业负责桥梁建设技术?
环保员:陈姐,关注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市长:张市长,统筹规划城市发展
时间:清晨?
地点:河边广场?
(王婶和几位居民围坐在一起,望着宽阔的河流叹气)?
王婶(皱着眉头):这河把咱两岸隔开,每天上班上学绕好远,要是能有座桥就好了!
居民甲:是啊,可建桥动静那么大,会不会破坏这河边的风景啊??
王婶(担忧地摇头):就是,而且施工肯定吵得人睡不好觉。?
(这时,张市长、李工和陈姐走了过来)?
张市长(微笑着):大家好啊!听说你们在讨论建桥的事,今天我们就是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这座桥是咱们城市的重点工程,建成后能大大缩短两岸通行时间,还能带动经济发展!
王婶(疑惑地):市长,这桥要怎么建啊?不会影响交通吧??
李工(拿出图纸,耐心解释):大家看,我们采用先进的预制拼装技术,很多部件在工厂提前做好,现场施工时间会缩短。而且施工期间会设置临时便道,保证基本通行。这座桥设计寿命100年,主桥采用斜拉索结构,既美观又稳固。?
居民甲:听起来好厉害!可这得花不少钱吧??
张市长:这座桥是民生工程,政府会加大资金投入,也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从长远看,它能促进两岸商业、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超建设成本。
陈姐(补充道):大家放心,环保方面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