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小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设置了15个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以此强化课程的整合性,突出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教师聚焦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基于活动主题,确定育人目标;聚焦育人目标,设计进阶任务;根据任务进阶,制订并实施活动方案;围绕活动方案,开发并实施评价量规”的基本路径。以“欢乐购物街”为例,阐述了主题活动的操作策略,给正处于探索阶段的一线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教学;欢乐购物街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它在“基本原则”部分,明确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的要求。此外,在“课程标准编制”中,建议“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对《课程方案》基本原则的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共设置了15个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要求通过主题活动或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2022年版课标在“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中,分别列出了15个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名称、具体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目标。然而,2022年版课标亦明确指出,上述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主题名称,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只要确保活动内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并满足学业质量标准即可。这种课程理念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多种可能性,但同时也对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笔者及其团队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学习与实践、实践与总结相结合的过程中,构建了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框架(如图1)。
上述框架中的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基本路径,分别对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这四个教学活动的本质问题。本文将以第一学段(1~2年级)的跨学科主题活动“欢乐购物街”为例,围绕这四个本质问题,详细阐述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路径和具体策略。
一、基于活动主题,确定育人目标
主题是构建整个跨学科主题活动的主线,也是连接各项任务的纽带。一旦主题确定,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其所承载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科内部的知识技能目标,另一部分则是跨学科的综合素养目标。首先,数学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应具有明确的学科立场。因此,在育人目标中,必须重视以数学学科为主导,其他学科为辅助的知识技能目标。其次,数学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育人目标中,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培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维度的目标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育人目标。关于“欢乐购物街”主题活动的育人目标可以作如下预设(如表1)。
通过审视上表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科目标和素养目标都是从“基础性”和“拓展性”两个维度展开的。其中,基础性目标是2022年版课标中已经设定的育人要求,而拓展性目标则是教师基于主题活动进行长程设计时,自主开发的育人要求。但需注意的是,育人目标的拓展仅限于认知和素养的广度,一般不鼓励进行深度拓展。
二、聚焦育人目标,设计进阶任务
在确立育人目标之后,教师需深入思考,应如何设计任务来实现目标。实际上,设计任务的过程就是将主题活动进阶化,并将育人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所谓主题活动进阶化,是指教师要将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核心任务细化为若干个子任务,并有序推进。实践证明,在将核心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时,教师应关注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子任务的内容需紧密围绕核心主题;二是子任务的目标设定应具体且可量化;三是子任务的活动设计应多样化。下面以跨学科主题活动“欢乐购物街”为例,展示具体分解过程(如表2)。
上表内容可以有效回应上述的三个要点。首先是关于内容设计的问题。围绕“欢乐购物街”主题活动所设计的四个子任务,其研究内容集中且对象明确,沿着“了解—介绍—使用—设计”的顺序层层递进,逐步实现进阶。其次是关于目标设计的问题。四个子任务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活动载体,是对先前设定的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最后是关于活动设计的问题。四个子任务的活动形式各异,包括资料捜集、口头介绍、互动学习、教师讲解、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操作以及跨学科的动手设计等,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易于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三、根据任务进阶,制订并实施活动方案
教师在将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核心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后,需制订与子任务目标相符的具体活动方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