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数学教学由“1”到多 由多返“1”.docx
文件大小:24.0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6.42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除法教学由“1”到多由多返“1”

【摘要】针对分数除法的教学,教师提出了由“1”到多,再由多返“1”的创新路径。首先锚定教学目标,明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分数除法教学的要求,即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感悟运算一致性。接着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框架,通过任务链和反思链的结合,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除数是1”的除法开始,逐步扩展到复杂的分数除法,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联结学生既有的认知经验,促进算理与算法的转化迁移,从而实现分数除法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分数除法;转化思维;教学创新

分数除法是小学除法教学中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内容。尽管在实践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如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操作活动、运用直观图式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想到将除数转化成“1”,真正理解“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一算法背后的原理?对此,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瓶颈,创新性地设计了由“1”到多,再由多返“1”的教学路径,以期能为分数除法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锚定目标:确定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教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的运算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同时,在学业质量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以形成数感和运算能力的重要性。

对分数除法算理的探索,本质在于依托分数意义进行运算推理,主要涵盖两种核心思路:一是当分数除以整数时,可以借助分数单位,从“平均分”的角度,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运算,通过分数单位个数的直接分配来揭示算理;二是当分数除以分数时,从“包含除”的角度切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运用线段图等直观工具来分析数量关系,同时综合运用分数的意义、运算律等数学原理,理解“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背后的算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探索过程中突出推理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算理。这也是分数除法教学的一个关键难点。

这两种思路与整数除法在算理上高度一致,都是基于计数单位进行运算操作。作为小学阶段运算教学的压轴内容,分数除法的教学应深入挖掘其深层的学术价值和教学意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运算一致性的深度领悟:是否只能依赖分数单位数量的运算来感知运算的一致性?是否存在更为深刻的认知路径,能引领学生进一步领悟运算的共通性与规律性?

(2)核心算理的直观构建: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借助除法的两种意义、图式的直观表征,真正理解“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的核心算理,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与学法的灵活迁移?

(3)通用策略的提炼与融合:如何帮助学生提炼解决运算问题的通用策略,真正体会分数除法就是整数运算算理的扩展、补充,并将这些策略与学生原有的思维经验有机结合,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

二、设计框架:构建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路径

为了助力学生自主达成2022年版课标中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教师通过整合“分数除以整数”与“分数除以分数”两个课时,创造性地构建了分数除法的学习路径(如图1)。此路径不仅展现了显性的教学主线——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还深入挖掘了隐性的思维脉络——在掌握算理与算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通过任务链和反思链的横向组合与纵向衔接,学生能够亲历算法自然形成的过程,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除法的精髓。

(一)由“1”到多,构建显性的教学主线

此路径的显性教学主线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与直接从“除数是2、3”的分数除法开始的教学路径不同,此路径以“除数是1的除法”为计算起点,回归最简单的“任何数除以1等于它本身”的数学事实,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门槛。同时,通过层次分明的任务链,引导学生逐步扩展运算的边界,将隐蔽的、不连贯的前概念集结起来,自然而然地实现从“想不到”到“自己能想到”的转变,并在不同的运算、方法以及算理之间建立深度联结。

(二)由多返“1”,贯穿隐性的思维脉络

此路径的隐性思维脉络是引导学生在掌握算理与算法的基础上,形成更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一系列反思链,鼓励学生跳出具体的计算技巧,体会面对“新问题”时,可以退回“旧经验”,将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为最本质、最简单的运算原理和规律,从更高层面去理解和应用转化思想,从而为未来解决新问题提供强大的思维支持。

三、细化实施:师生共建任务驱动下的学习闭环

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教师以转化思维为导向,与学生共同构建了由“1”到多,再由多返“1”的学习闭环,在更大的时空、课时跨度中实现了学法的联结,有效突破了分数除法的教学难点,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