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双新”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docx
文件大小:41.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4.38千字
文档摘要

“双新”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思维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成分,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和对应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为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在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概念是基础,探究实践是关键,思维训练是助力,人格意志是驱动,学习情境是保障。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创新思维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在新课标、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进一步关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凸显小学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正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

何为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思维心理过程,既包括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也包括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等思维形式。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其中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思维作为人的一种核心素养,具有可塑性,应贯穿在学生自主发展过程当中。在“双新”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精神、把握新教材特点,通过科学概念的建构、探究实践的落实、思维方法的训练、人格意志的增益、学习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科学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创新思维的灵感和顿悟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是要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支撑下才有可能产生。从科学教学角度看,就是要建立在科学概念基础上。具体来说,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13个科学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的自主建构,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材料基础、促发创新思维的产生;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经验积累和概念建构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定式。因此,教师应该关注三个方面:

(一)从经验积累到概念建构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其获得知识、建构概念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握新教材大单元教学的结构特点,通过动手动脑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为创新思维积累材料基础。

(二)从核心概念到跨学科概念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学习内容围绕13个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展开。13个核心概念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掌握的核心内容,构成学生创新思维的材料基础。而4个跨学科概念则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灵活归纳、概括,建构上位的概念,避免单一学科核心概念可能带来的思维定式。

(三)从科学概念到科学观念

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不断建构科学概念,形成认知结构和网络,这是对客观世界形成总体认识的渐进过程,即逐步形成科学观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具备“点—线—面—体”的宏观意识,促发学生在科学概念联结中形成科学观念,激发创新思维的发生。

二、探究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学生思维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探究实践这一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学探究和技术与工程实践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作用,设计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激发创新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的思维与实践历程。

(一)突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导向

科学探究围绕“是什么”展开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新教材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导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当是学生现有知识的空白或对现象的好奇,从而突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导向。如此,科学学习因问题而起、因问题而思与行、因问题而表达与合作,在思维层面上是学生一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自然发生。

(二)关切工程实践的成本要素

技术与工程实践围绕“怎么办”展开学习进程,突出学生综合多因素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调实践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到一项产品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考量与落实实际操作,本身就是一项融入复杂性、挑战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然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侧重点落在工程实践的成本要素,因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设计、制作、优化,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既涉及单个要素的考量,也涉及多个要素的综合测算,更加能够推动学生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顿悟等非逻辑思维的运用。

(三)强调探究实践的跨学科性

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不论是解答“是什么”,还是尝试“怎么办”,都需要在跨学科中打开思路、激活创新思维。一方面是强调跨学科的知识整合。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实践,实际上整合了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