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三入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02.24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9.12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三化学试题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4年下学期望城二中高三入学考

化学

考试范围:选修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 B.稀盐酸 C.Ca(OH)2溶液

2.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容易挥发的性质

3.已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作用,产生等量的氢气。则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3∶2 B.1∶2∶3 C.3∶2∶1 D.4∶3∶2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醇的官能团:—OH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有机物Ⅰ和Ⅱ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和Ⅱ是同分异构体 B.Ⅰ和Ⅱ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C.Ⅰ和Ⅱ化学性质相同 D.Ⅰ和Ⅱ含?12

7.下列化合物和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 B.CH3CH2NO

9.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

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A移动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

1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但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

A.乙烷 B.乙烯

C.?甲苯 D.苯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

13.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2A(g)+B(g)?2C(g)(△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为(注:Φ(C)表示C的质量分数,P表示气体压强,C表示浓度)(????)

A. B. C. D.

1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氨基酸分子中可能含有手性碳原子

C.己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乙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

①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a.c(CO)=c(H

b.v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且c(CO)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将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

CO

H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