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高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23小时56分4秒D.24小时3分56秒
2.下列地理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C.四季更替D.地方时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日珥C.耀斑和太阳风D.日珥和太阳风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
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页岩
6.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
7.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8.下列天气系统中,能带来连续性降水的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9.世界上最大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B.西风漂流C.日本暖流D.秘鲁寒流
1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B.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液态水D.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太阳辐射能是可再生能源
3.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有()
A.褶皱B.断层C.火山D.地震
4.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
A.太阳辐射B.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5.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有()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6.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寒暖流交汇易形成大渔场
D.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缩小污染范围
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8.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
B.河流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形成河漫滩平原
C.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三角洲平原
D.河流地貌只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发育
9.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板块运动有关的有()
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地中海面积的缩小
C.红海面积的扩大D.日本多火山地震
10.下列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D.全球气候变暖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5.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6.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
7.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相似。()
8.河流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型。()
9.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答: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产生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2.简述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
答: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后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简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及上升流处易形成大渔场;影响海洋航行;加快海洋污染净化但扩大污染范围。
4.简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