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NUMPAGES1
2012-2021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一、单选题
1.(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张之洞
C.康有为、梁启超 D.张謇、荣宗敬
2.(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寅虎头像在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劫掠,参与劫掠的列强是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3.(201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进行北伐和西征C.颁布《资政新篇》 D.发生了天京变乱
4.(2016·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进行北伐和西征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
5.(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
6.(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武汉
B.上海
C.重庆
D.北京
7.(2016·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图这对位于西城区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大门两侧的石狮,是1929年北平图书馆建馆时移置于此的圆明园残余石刻。1860年劫掠圆明园的主要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8.(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列文献中,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革命军》
9.(2017·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A.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2100万银元 D.获得领事裁判权
11.(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是指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0年
12.(2015·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经济冲击最大的是
A.创办近代企业 B.派遣留美学生
C.开设新式学堂 D.筹建近代海军
13.(2013·北京西城·高一期末)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4.(2017·北京西城·高一期末)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15.(201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轮船招商局 D.开平煤矿
16.(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清朝从道光以前,总督用汉人的很少,兵权全在满族手里;而1864年时,10名总督中汉人占9名,15名巡抚则全部由汉人担任。引发此重大变化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保路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7.(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1880年,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他寄望:“今日之学徒,皆异时师匠之选,将来一人传十,十人传百,由关内而及新疆,以中华所产羊毛,就中华织成呢片,普销内地,甘人自享其利,而衣褐远被各省。”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时清政府已经收复新疆???②完整的学校制度建立起来
③该织呢局是洋务民用企业???④内地民众放弃了传统服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7·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太平天国的一份文献提出了“发展近代工矿生产”“奖励技术发明”等主张,其意义在于
A.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