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2-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pdf
文件大小:606.7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5.49千字
文档摘要

2012-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60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公元前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A.河西四郡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D.奴儿干都司

22021··70005000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我国距今约至年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简表如下。

名称地域成就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制作彩绘陶器,培植出粟等主要作物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制作红陶并使用磨制石器,会建红烧土排房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据此说明当时我国境内原始文化的特点是

①分布广泛,多姿多彩②已经进入农耕定居生活状态

③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结合的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下图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

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

氏的誓约等。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

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4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

A.秦孝公的变法主张B.商鞅变法的成效

C.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商鞅的变法思想

5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1/4

A“”B“”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C“”D“”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6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是

A.道法自然B.隆礼重法C.相生相胜D.兼爱非攻

7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此现象表

明,这一时期

①政治家多出自商人阶层②铁制农具使用推动农业进步

③出现一批私营工商业者④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2021··

.(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如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空白处应填入

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郡县制

9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