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NUMPAGES1
2012-2021北京高一(下)期中历史汇编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与19世纪70到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
2.(202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高一期中)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B.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3.(2012·北京四中高一期中)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对抗马歇尔计划
B.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打破冷战僵局
D.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4.(202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高一期中)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约,重新瓜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
③1945年成立联合国???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北京四中高一期中)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6.(202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高一期中)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7.(201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经济组织不属于区域集团组织的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8.(201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C.彻底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战
D.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9.(201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企业自主经营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D.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10.(201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斯大林指出:“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为此,苏联实行的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集体农庄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11.(2017·北京四中高一期中)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材料分析题
12.(201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高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农业问题,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探究一古代中国“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反映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述实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
探究二战后苏俄(联)
表1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2)概括表l中数据所反映的变化,依据表2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和积极作用。
探究三危机中的美国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2008年8月《大生》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
探究四80年代的中国与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