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4.27千字
文档摘要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秦统一的条件,能表述“皇帝”的由来、含义,明确“三公”的具体职责。

(2)评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知道秦朝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的材料作为证据去理解过去,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应用有效信息去论证问题,能够轻松地在课本上做各种标记,以突出知识重点。

(2)能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如运用结构图掌握秦代中央到地方行政系统,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历史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思考,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很多同学看过《寻秦记》吧?在这个电视剧中,秦王嬴政只是项少龙的一个配角,而这节课我们要把他当主角讲,电视剧是虚构的,但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更好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一)、背景:秦朝的建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周天子失去了调停诸侯之间矛盾和厉害冲突的权威,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自阶级社会以来第一个长时期的分裂混战的时期,春秋时期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战国时有“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是由谁统一的?(秦)那么秦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长期的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七雄则纷纷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商鞅变法是列国变法中最彻底最成功的,虽然商鞅因变法而死,但变法的措施却得到推行,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以此为基础,秦王嬴政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230)、赵(228)、魏(225)、楚(223)、燕(222)、齐(221)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条件: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1、时间:公元前230前221

2、人物:嬴政

(二)、形成

1、皇帝制度的确立

(1)皇帝的称号和皇位世袭: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嬴政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王”的称谓不足以显示他的能力、权势和地位,于是下令群臣议名号,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皇帝”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课本第九页[历史纵横]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清楚地说明了这点。

“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

“五帝”是指炎帝、黄帝、颛顼、尧和舜。是指少昊氏、颛顼、帝喾、尧及舜。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的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利的制度和方法,首创了皇帝制度,那皇帝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制度有哪些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秦朝的官制

秦始皇除了皇帝制度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秦朝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指什么?各有什么职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第九页。(学生回答)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九卿则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除此以外,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统治,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就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请大家看一下第10页的[学思之窗]

那么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王绾:燕齐楚等地距秦朝统治中心关中地区遥远,不分封皇子镇守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的经验,实行分封制,秦朝统治才能长久。李斯: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控制,是造成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根源;历史是发展的,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有利于秦王朝的统治。)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呢?

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分封制和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