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世界赠与我的》心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察觉生活中来自世界的各种馈赠,包括自然、他人、社会等方面,培养敏锐的感知力。
帮助学生建立感恩心态,认识到这些馈赠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积极意义,增强幸福感。
激发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世界的赠与,学会回馈与传递善意,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面且深入地发现世界赠与的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掌握表达感恩的具体方式。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日常思维局限,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赠与”,如挫折带来的成长、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
促使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回馈世界。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体验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播放歌曲《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展示一组图片:温暖的阳光洒在草地上、父母微笑着拥抱孩子、老师耐心辅导学生、陌生人互相帮助、美丽的星空等。
提问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世界各种各样的赠与?这些赠与可能是大自然的美景,可能是身边人的关爱,也可能是生活中的小惊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世界赠与我的’到底有哪些。”
(二)发现赠与(10分钟)
自然的馈赠:展示一段大自然的视频,内容包含山川河流、鸟语花香、四季变换等画面。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自然都给了我们哪些礼物?这些礼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如“阳光让我们感到温暖,也让植物生长,为我们提供食物”。
他人的关爱:发放便签纸,让学生写下生活中他人给予自己关爱的一件小事,比如“生病时妈妈细心照顾我”“同学借我笔记”等。写完后,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身边的温暖。通过ppt了解人际关系的温暖。
社会的给予:通过PPT展示城市的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以及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如公共交通、网络通讯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这些是不是也是世界赠与我们的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三)感恩体验(10分钟)
情景模拟:设置几个情景,如“收到朋友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得到老师的表扬”,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学生分享如果自己处于这些情景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以及如何表达感恩。
感恩卡片制作:给每位学生发放彩色卡纸、彩笔等材料,让他们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卡片上可以写下最想感谢的人或事物,以及感恩的话语。制作完成后,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卡片,并讲述背后的故事。
(四)回馈行动(10分钟)
头脑风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回馈世界的赠与”。小组讨论后,汇总并分享,如“保护环境,回馈大自然”“帮助他人,传递关爱”“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等。
制定计划: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一个简单的回馈计划,比如本周要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参加一次环保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认真执行计划,并记录自己的行动和感受。
(五)总结升华(5分钟)
通过PPT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展示世界赠与我们的自然馈赠、他人关爱和社会资源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世界给予我们的礼物丰富多彩,每一份赠与都值得我们珍惜和感恩。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要善于发现这些美好,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回馈世界,让爱和温暖不断传递。”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下今天课堂上的收获,以及未来打算如何回馈世界的赠与。
五、教学延伸
开展“感恩周”活动,在一周内,每天让学生完成一件感恩小事,如给家人一个拥抱、向老师说一声谢谢等,并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社区卫生、关爱孤寡老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回馈的意义,深化感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