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初中)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点。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4.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中考考点解读解读1: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及本质区别,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去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读2:运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分子的基本性质,是中考命题的另一热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1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附高清视频)34分子运动现象(附高清视频)目录Contents分子可分成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附高清视频)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5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附高清视频)6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7分子、原子间的区别与联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花圃会闻到花香新课导入
花开闻到花香湿衣服变干糖水有甜味猜想: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水蒸气顶开壶盖气体被压缩到钢瓶内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品红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扩散新课讲解
操作: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品红在水中慢慢扩散,最后两个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且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观察思考】新课讲解
分析: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新课讲解结论1: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新课讲解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离子。物质是由微观粒子——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新课讲解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氦气、硅等。(2)大多数的气体和液体物质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3)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将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新课讲解拓展延伸
苯酒精苯分子酒精分子扫描道隧道显微镜酒精苯新课讲解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证实猜想】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新课讲解思考:下面两幅图说明什么?说明了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水滴宝宝的独白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新课讲解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新课讲解1+12分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探究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ml?现象: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200ml新课讲解结论3:分子间有间隙。
新课讲解分子运动现象
步骤1溶液仍为无色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现象:结论:探究2:浓氨水与酚酞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观察思考】新课讲解
步骤2现象:结论:探究2:浓氨水与酚酞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观察思考】新课讲解
步骤3现象:A烧杯中溶液变红B烧杯中仍为无色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探究2:浓氨水与酚酞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观察思考】新课讲解
现象烧杯A中溶液变成____色解释浓氨水具有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到烧杯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色挥发红运动新课讲解
AB解释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B烧杯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部分进入A烧杯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A浓氨水B酚酞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气体液体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