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历程(2)第1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40年,英法联军凭借“坚船利炮”撕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万里海疆,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大门。第2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危机促使的海军改革近代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下被迫向西方学习的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国防观念上开始了重要转变。面对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清政府第二次海防大筹议决心“惩前毖后”、“大治水师”,成立统一领导全国海军的海军事务衙门,逐步改变了重陆轻海的国防思想,将海防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接受了“师夷长技”的主张,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海军技术装备的必要。观念的更新带来了海军建设的进步。第3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40-186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萌芽阶段.在这阶段,中国的海防武装仍然是旧式水师,并已衰败废弛到极点.面对前所未有的西方海上挑战,林则徐、魏源等爱国有识官员和知识分子,对近代海防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对旧式水师的近代化改造进行了初步实践.但是,他们采用花钱购买洋船雇佣洋人和手工仿制近代军舰的路是走不通的,因而,改造旧式水师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主要分为八个阶段:第4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66-1873年1866-1873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筹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洋务派吸取了手工造船失败的教训,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化造船工业,并造出了一批近代军舰.与此同时,洋务派为培养海军人才,还初步兴办了近代化的水师学堂并开始派遣海军留学生,从而为近代海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5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74-1888年1874-1888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阶段.这一个阶段,由于发生了日本侵台事件,清政府发动了一场海防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洋务派的近代海防思想基本形成;清政府则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经十年努力,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其中,福建海军刚初具规模,即在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中全军覆灭.事后,清政府大力发展海军,成立了统一管理全国海军事务的海军衙门,李鸿章则趁机扩充北洋海军实力,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建成旅顺、威海两个基地,使北洋海军发展成军.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当时的北洋舰队,拥有大小舰艇25艘。后续有舰艇调进。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北洋舰队的舰艇总数达到42艘,吨位45000余吨。然而,成军仅仅6年之后,这支庞大的舰队竟然全军覆没。第6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89-1895年1889-189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停滞衰败阶段,这一阶段,北洋海军未添一舰,其它三支海军始终未能发展成军,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进入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日本为了实施"大陆政策"而大力扩充海军,其实力很快超过中国.甲午战争中,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筹建30多年的近代北洋海军一败于丰岛,二败于黄海,最后覆灭于威海,使中国近代海军元气大伤.第7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海军发展的调整与停滞1896-1911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重建阶段.在这一阶段,清政府在沿海的港湾均被列强瓜分与强占,国内造船业萧条倒闭财政经费空前拮据的严峻形势下,着手重建海军.通过在国外定购军舰,海军实力得以初步恢复;重新调整全国海军,合并组成了巡洋长江两支舰队;在中央成立了海军部,使海军的管理、指挥实现了统一.1911-1927年,是中国近代海军参加内战并四分五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护法战争和军阀混战等重大事件.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中,海军不可能置身事外,或参加革命、护法,或成为军阀混战的工具,呈现出朝秦暮楚、四分五裂的状态.此外,在海军内部,逐步形成了闽、粤、东北三个派系,派系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在长期混战内战中,海军实力不但无法扩充,反而有所损耗.1928-194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二次停滞衰败阶段.这一阶段,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取得全国统治权的同时,也逐步从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海军.但是,由于蒋介石一方面非常轻视海军,将其置于国防武装之外,另一方面又极不信任非嫡系的闽、粤、东北三派海军,进行分而治之.结果,海军实力没有明显的发展,全国海军也一直未能统一.抗战爆发后,弱不堪战的海军在长江及各海口进行孤注一掷的阻塞抗敌,实力很快丧失殆尽,从而出现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第8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46-1949年甲午海战后,直到抗战结束以前,中国海军的规模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