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下23《马说》备课知识点梳理.docx
文件大小:18.61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3.9千字
文档摘要

《马说》备课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①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

②唐德崇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③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④后官至吏部侍郎,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世称“韩文公”。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年间,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同时期还有《龙说》,可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3、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表达作者的观点,写法上不拘一格,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即说马、论马。

二、课文译文(节奏划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他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马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写法主题情感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把食马者比喻成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把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就是借“千里马”被“食马者”埋没的现象抨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妄。

作者借千里马表达“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的观点。

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之情。

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四、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有“伯乐相马”的传说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奴仆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同“衹”,只。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以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凭借。称:著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次。食,吃。

10、或:有时。

11、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