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和谐论”美学之“和谐”是指一个具体物体的比例、对称、整一,是一种具体的美,与中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构建的“中和”之美是有关明显差异的,不应将两者随意混同,更不应随意的以西释中。当然,“中和论”美学和“和谐论”美学两者之间的对话和比较以及相互吸收则是完全应该的。第2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中和论”美学与“和谐论”美学的区别其一,是不同的哲学前提。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是建立在东方“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之上的,而西方古希腊和谐论美学则建立在物质或理念实体性本原论哲学基础之上;第2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二,不同的民族情怀。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思想反映的是一种以“人文”合“天文”的东方式古典人文主义,而西方古希腊“和谐论”美学则追求以“数”为最高统一的“和谐精神”与科学精神;第3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三,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由于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所以追寻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万物齐一”生态观;西方古希腊“和谐论”美学观由于遵循实体论本原说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之上;第3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四,不同的内涵。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思想是一和立足于“天人之际”的宏观的人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的美学理论,而西方古希腊的“和谐论”美学观则是一种微观的事物自身形式的比例、对称与整一;第3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五,侧重点的不同。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侧重的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吉祥安康,强调的是美与善的统一,而西方古希腊的“和谐论”美学侧重于事物自身的和谐,强调的是美与真的统一;第3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六,不同的艺术范本。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所依据的艺术‘范本’是以表意为主的诗歌与音乐;而西方古希腊“和谐论”美学所凭借的艺术范本则是雕塑;第3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七,相异而又逐步走向对话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学思想历经几千年历史,其艺术与美学精神在当代仍有其现实的生命力。其“究天人之际”的哲学精神、“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而不同”的对话精神、“生生为易”的生态论美学思想在20世纪以前工具理性盛行的启蒙主义时代的确难以被西方美学界所理解。第3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但在20世纪中期以来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在生命论美学、存在论美学、解构论美学与正在勃兴的环境美学中或隐或现地看到其影响。当然,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思想还是前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需要进一步对之充实科学精神,才能使之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西方古希腊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及其美学精神已融入当代美学之中,它作为古典形态的美学形态早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步被各种新的美学形态吸收与超越。第3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谢大家观看第3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的是的的的得到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古代希腊的“求知”哲学(二)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三)古代希腊的“和谐论”美学(四)“中和论”美学与“和谐论”美学的区别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美学作为人文学科是一种人学,是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之学。所谓审美就是人与对象之间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点上中西都是共同的。但美学作为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