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考试试题语文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窠臼坎坷婀娜
B.缱绻镌刻翩跹
C.恣意踯躅踟蹰
D.砥砺抵牾砥柱中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词性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工作能力也很强。
C.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道德经》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
A.李白《将进酒》
B.苏轼《水调歌头》
C.杜甫《春望》
D.王之涣《登鹳雀楼》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
A.不用圆规和直尺,就画不出圆形和方形。
B.不遵守规则,就无法取得成功。
C.不用圆规和直尺,就无法测量圆形和方形。
D.不遵守规则,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
A.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但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采摘。
C.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吸引了人们前来观赏。
D.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种植。
8.“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三次拜访的是谁?
A.诸葛亮
B.庞统
C.周瑜
D.司马懿
9.“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
A.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李清照《如梦令》
C.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骥”指的是:
A.马
B.鹿
C.牛
D.羊
答案:
1.C
2.B
3.D
4.D
5.B
6.B
7.B
8.A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E.《金瓶梅》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E.《诗经》
3.下列哪些成语与历史人物有关?
A.破釜沉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指鹿为马
E.画蛇添足
4.下列哪些作品是鲁迅的?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彷徨》
E.《边城》
5.“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E.伊斯兰教
6.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E.丝绸
7.下列哪些作品是莎士比亚的?
A.《哈姆雷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麦克白》
D.《悲惨世界》
E.《奥赛罗》
8.下列哪些成语与“水”有关?
A.水滴石穿
B.水落石出
C.水涨船高
D.风生水起
E.火上浇油
9.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圣诞节
E.重阳节
10.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E.辛弃疾
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BCE
8.ABCD
9.ABCE
10.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床前明月光”出自李白的《静夜思》。(对)
2.“春眠不觉晓”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错)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错)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错)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对)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错)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对)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错)
9.“山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