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前言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内审方案。
二、内审目的
1.检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评估企业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降低企业风险。
4.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内审范围
1.企业财务收支情况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3.企业项目管理情况
4.企业合同管理情况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6.企业资产、设备管理情况
7.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8.企业环保、节能管理情况
9.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10.企业其他重要事项
四、内审内容
1.财务收支情况
(1)检查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
(2)检查企业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费用报销等;
(3)检查企业资金管理情况,包括资金筹集、使用、偿还等;
(4)检查企业税收缴纳情况,确保企业依法纳税。
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1)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执行情况;
(3)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防控、合规经营等方面的执行情况。
3.项目管理情况
(1)检查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情况;
(3)检查项目合同履行情况,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4.合同管理情况
(1)检查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的合规性;
(3)检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情况。
5.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1)检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环节的合规性;
(3)检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情况。
6.资产、设备管理情况
(1)检查企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资产、设备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的合规性;
(3)检查资产、设备使用效率。
7.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
(3)检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8.环保、节能管理情况
(1)检查企业环保、节能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如何;
(2)检查企业环保、节能设施运行情况;
(3)检查企业环保、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9.信息化建设情况
(1)检查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
(2)检查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
(3)检查企业信息化数据安全、保密情况。
10.其他重要事项
(1)检查企业重大决策、投资、融资等事项的合规性;
(2)检查企业对外合作、招投标等事项的合规性;
(3)检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情况。
五、内审方法
1.文件审查:查阅企业相关制度、文件、报表等资料,了解企业内部管理情况。
2.询问调查:与企业相关人员交谈,了解企业内部管理情况。
3.实地考察:对企业财务、项目、合同、人力资源、资产、设备、安全生产、环保、节能、信息化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
4.数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企业内部管理情况。
5.比较分析:将企业内部管理情况与同行业、同规模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
六、内审时间
内审工作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开始,预计完成时间为6个月。
七、内审人员
1.内审组长:负责内审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对内审结果负责。
2.内审组成员:负责具体内审项目的实施,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
3.内审顾问:提供专业指导,协助内审组完成内审工作。
八、内审结果处理
1.内审组将内审结果形成报告,提交企业领导层。
2.企业领导层对内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整改意见。
3.企业相关部门根据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4.内审组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九、附则
1.本方案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本方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4.本方案如有未尽事宜,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解释和补充。
(注: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系统的评价和监督活动,有助于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