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则是人才资源和实力的较量,因此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如何用好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国企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培养一个业务能力强且对公司有归属感的团队,使每位员工在一个和谐且有凝聚力的氛围中工作,不仅可以激发每位员工的活力也能带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1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各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一般比较保守,虽然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是产品创新性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拳头产品的优势日益减弱,所以在经典产品的基础上做出符合时代的创新非常重要,这时更是需要引进新鲜的血液,以提升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目前国企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观念迂腐老旧,缺乏变革的勇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只是把员工当作劳动力而不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
2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人力资源投入不够
2.1.1人才开发不足
国有企业有比较保守的特征,公司招聘人才的时候宣传做不到位,招聘人才方面与知名外企和大型私企存在较大的差距,宣传花样不够多,吸引不到有活力有梦想的年轻人,宣传的方式单一老旧传统,无法使年轻人对企业文化产生共鸣,而且国有企业过于注重学历,成绩等硬件条件,招聘人才的标准过于片面。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薪资。
2.1.2培训机制不健全
在人才济济的今天,社会竞争也十分激烈,而国企内部相对压力比较小,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淡化。有的追求上进的员工会自己看到缺点和知识盲区,主动学习工作相关的各方面知识,紧随时事,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一些个人意识不强的员工则会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没有接收新鲜知识的热情,专业知识止步不前,甚至是一直吃老本。这时企业若是不定期开展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本来入职时是同等水平的人才,几年过后,十几年过后,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差距,这样既不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也不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培训内容不够专业,时间短,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没有给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导致员工学习热情不高。培训的方式过于单调,以讲解为主,而没有配合生动的例子和实战
2.2激励机制不完善
企业若是激励机制匮乏,员工做出的贡献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就会导致工作热情锐减。付出和收获不正比,导致考核机制缺乏持续性和合理性,量化制度不完善,绩效考核的好坏对每一个员工都是深有感触,也是一个员工日后行为的方向性指标。换句话来讲,工作绩效考核表明了企业对员工工作质量的一个评判标准。一个企业如果考核指标制定的不科学,就会导致员工提供的物流服务质量下降。考核不公正,员工的工作成果得不到承认,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考核结果与收入不挂钩,员工就得不到有效的激励。
2.3晋升机制不完善
规范晋升机制,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使岗位竞聘成为常态,而不是非得有出现职位空缺才能有机会竞争,对于管理层也要有惩罚机制,如果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可以对他进行降职或者调动,这样有能力的基层岗位员工就有机会竞聘,使大家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大多数国企沿用传统的级别增长机制,一般是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职位和工资待遇水平逐渐提高。比起突出优秀员工和能力之上,更倾向于追求平均主义,导致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的贡献得不到认可,加上与一些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相比,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还有,企业骨干中层人才为企业做贡献较多,但得不到相应的待遇,所以流失严重,对企业造成损失非常大,众所周知,对于企业来说,留住人才比培养人才更为重要,因为新人都要重新开始培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老员工的流失应该引起人力管理部门的重视。国企存在忽视员工成长,没有为每个人制定职业规划,没有根据员工的特长和兴趣分配工作,导致员工热情减弱,限制了挖掘员工的潜能。
2.4企业凝聚力不够
企业文化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求职者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优秀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非常吸引人,有感染力的。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企业都希望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优质团队,什么是所谓的优质团队,就是团结、有活力、工作效率高、可以独当一面。自己拥有的优质团队越多越好,那么竞争力也越强。企业要发展,是众多企业的呼声,大家都想提升自己的业绩,多想提高自己的企业,但是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见一些问题。主要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以下:团队凝聚力不足的现象;团队活力不足,员工没有生气,没有工作积极性;团队人员的增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过相应的利润;团队成员的执行能力下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