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
1.下列关于智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智育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B、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
C、智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D、智力的发展本身就是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
正确答案:C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模仿性
B、社会性
C、延续性
D、永恒性
正确答案:B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B、德育、智育、美育、信息技术教育
C、德育、体育、智育、信息技术教育
D、德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
正确答案:A
4.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D
5.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个体主观能动性
B、遗传要素
C、环境因素
D、教育影响
正确答案:D
6.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正确答案:C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话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体现了()的观点。
A、科学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正确答案:C
8.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
A、倒U形发展
B、递增
C、递减
D、不变
正确答案:C
9.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提高国民素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正确答案:C
10.教育有三种存在形式,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
A、生活传授
B、专业教育
C、社区教育
D、家庭教育
正确答案:D
11.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差异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灵活性
正确答案:C
12.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教育政策
B、教育方针
C、学校结构
D、学校教育制度
正确答案:D
13.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B
1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的观点。
A、成熟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外铄论
正确答案:D
15.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学目的
C、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D、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正确答案:D
16.从人的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中都应该进行持续的教育,其教育目的和形式根据个人不同阶段的需要而确定,从而使教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句话说明教师应当()
A、终身学习
B、反思研究
C、观摩学习
D、职前培养
正确答案:A
17.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B、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D、培养人的智力
正确答案:C
18.“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
A、学生享有各种权利
B、学生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C、学生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D、学生是国家的财富
正确答案:A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A
20.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基础作用
D、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D
2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特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赞可夫
正确答案:C
22.赵老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各种意愿都是有求必应,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正确答案:C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服教育法
D、情感陶冶法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