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是恒牙期矫治错牙合的最好时期的是
A、7~12岁
B、第二恒磨牙于12岁左右萌出时
C、18岁以后
D、第三磨牙萌出时
E、3~6岁
正确答案:B
2.某患者,男,10岁,替牙期,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5mm,覆盖6mm经头影测量分析:上颌骨基骨正常,下颌骨基骨后缩,上下前牙唇倾。你认为该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不必治疗,待恒牙全部萌出后再行固定矫治
B、肌激动器功能矫治
C、方丝弓矫治器矫治
D、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
E、直丝弓矫治器矫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前牙反合
3.关于正畸疼痛的影响因素,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矫治力的大小
B、年龄
C、个体差异
D、急性根尖炎
E、牙周膜受压缺血,出现炎症反应
正确答案:D
4.前颅底平面指的是
A、OP
B、FH
C、Ba-N
D、SN
E、MP
正确答案:D
5.每解除1mm的牙列拥挤需要的牙弓间隙大小为
A、3mm
B、0.5mm
C、4mm
D、1mm
E、2mm
正确答案:D
6.属于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
A、个别前牙反牙合
B、Ⅲ度牙列拥挤
C、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后牙反牙合
正确答案:C
7.某患者,男,10岁,替牙期,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5mm,覆盖6mm经头影测量分析:上颌骨基骨正常,下颌骨基骨后缩,上下前牙唇倾。你认为该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不必治疗,待恒牙全部萌出后再行固定矫治
B、肌激动器功能矫治
C、方丝弓矫治器矫治
D、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
E、直丝弓矫治器
正确答案:B
8.正畸治疗牙齿移动最常见类型是:
A、旋转移动
B、倾斜移动
C、垂直移动
D、控根移动
E、整体移动
正确答案:B
9.当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时,牙移动类型为
A、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
B、单纯旋转移动
C、倾斜移动(根尖移动大于冠移动)
D、单纯平移
正确答案:B
10.氟斑牙用50%磷酸作牙面酸蚀处理的时间一般为
A、2-3分钟
B、60-90秒
C、20-40秒
D、5-10分钟
正确答案:B
11.乳牙在正常替换前,因龋病、外伤及其他原因丧失或拔除称为
A、乳尖牙磨耗不足
B、乳牙早失
C、恒牙早失
D、乳牙滞留
E、乳牙下沉
正确答案:B
12.下列哪项不是固定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A、托槽
B、矫治弓丝
C、邻间钩
D、带环
E、末端颊面管
正确答案:C
13.乳尖牙磨耗不足易引起的错牙合畸形为
A、下颌后缩
B、上颌后缩
C、下颌前突
D、双颌前突
E、上颌前突
正确答案:C
14.多生牙的常见部位为
A、磨牙区
B、下前牙区
C、前磨牙区
D、上颌恒中切牙之间
E、侧切牙区
正确答案:D
15.骨性反牙合的诊断标准为:
A、近中磨牙关系
B、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对刃
C、ANB角大于0度
D、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NB角(ANBangle)是201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SNA角与SNB角之差。正常值为2.7°±2.0°。大于或小于正常值则表示上、下颌骨前后位置关系异常。标示上、下颌骨中间位置关系。骨性前牙反合诊标:磨牙近中关系;ANB角0,三类骨面型;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后退时ANB角小于0;有颌骨大小位置形态异常;上下前牙代偿明显
16.舌习惯引起错合畸形属于病因中
A、环境因素
B、功能因素
C、先天因素
D、后天因素
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D
17.一般情况下正畸治疗完后保持的时间为
A、至少保持半年
B、至少保持2年
C、至少保持1年
D、不需要保持
E、至少保持3个月
正确答案:B
18.列关于拔牙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牙优先原则
B、拔牙保守原则
C、上下协调原则
D、拔牙优先原则
E、左右对称原则
正确答案:D
19.扩弓螺旋器开展腭中缝施加的力是
A、正畸力
B、磁力
C、咬合力
D、矫形力
E、肌力
正确答案:D
20.正畸牙保持后能恢复其牙周膜宽度及与周围牙周组织的正常连接,这与以下哪项因素关系最密切:
A、牙槽骨的可塑性
B、牙骨质的抗压性
C、牙周膜具有维持其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D、正畸牙压力侧发生骨吸收,引力侧发生骨沉积
E、牙周膜内既含有成骨细胞,又含有破骨细胞
正确答案:C
21.完全近中错合第一磨牙咬合关系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
A、下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
B、下颌第一磨牙的颊沟
C、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
D、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颊尖
E、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
正确答案:C
22.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下列条件,除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