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
一、单选题(共44题,每题1分,共44分)
1.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A、人际交往
B、人际互动
C、亲和行为
D、人际沟通
正确答案:A
2.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两个因素是()
A、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正确答案:C
3.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
C、个体心理特征
D、个性心理
正确答案:B
4.侵犯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侵犯和()
A、行为性侵犯
B、意图性侵犯
C、敌意性侵犯
D、动机性侵犯
正确答案:C
5.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最低层次需要为()
A、D自我实现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生理需要
正确答案:D
6.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被定义为()
A、网络依赖
B、网络成瘾
C、强迫症
D、情感障碍
正确答案:B
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时间管理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B
8.力求成功类型的学生倾向于出现以下哪种行为?(??)
A、选择成功概率为90%的任务
B、选择成功概率为10%的任务
C、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D、回避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正确答案:C
9.一般来说,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往往要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才能得到最终的验证,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征
A、示范性
B、复杂性
C、长效性
D、独立性
正确答案:C
1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学会学习
B、发现教学法
C、创造性
D、学习迁移
正确答案:D
11.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地用于解决新的问题,这是指要促进学生的()
A、形成表征
B、理解
C、学习迁移
D、操作
正确答案:C
12.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有相应的主观判断,这是指个体的()
A、内在动机
B、自我效能感
C、自我强化
D、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B
13.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意义学习理论
D、发现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A
14.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正确答案:D
15.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正确答案:D
16.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境遇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稳定性
正确答案:A
17.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人际沟通
B、亲和行为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
正确答案:A
18.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
A、心理现象
B、生理现象
C、管理现象
D、社会现象
正确答案:A
19.在教师反思的四个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A、重新概括阶段
B、具体经验阶段
C、积极的验证阶段
D、观察分析阶段
正确答案:D
20.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理论
D、行为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B
2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心境
B、情感
C、应激
D、情绪
正确答案:B
22.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个例子属于以下哪种心理预防机制的表现?()
A、补偿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投射作用
正确答案:A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概括
B、变式
C、抽象
D、比较
正确答案:B
24.主要用于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感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理性知识
正确答案:C
25.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的是知觉印象效应中的()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正确答案:C
26.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表现出来?
A、社会传统
B、社会潮流
C、社会行为
D、社会舆论
正确答案:C
27.认知发展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艾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