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练习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是()。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类型通货膨胀产生的条件,需要针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其产生条件,再结合题干中“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情况下”这一关键信息来确定正确答案。A选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也就是说,当经济中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总供给的承受能力时,才会引发此类通货膨胀,这与题干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条件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通常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如工资、利润、租金等)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一般情况下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往往需要一定的总需求扩张配合,且常伴随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并非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时产生,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明显是供求失衡状态下的产物,和题干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前提不相符,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结构型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均衡的状态下,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调整,导致一些部门的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并不依赖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符合题干所描述的情况,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D。
2、某公司2015年度中旬公布了其财务数据,已知公司股票价格为24元/股,上年度每股收益为1.2元,未来年度每股收益预计为1.6元,则该公司的静态市盈率为()。
A.20
B.15
C.14
D.12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静态市盈率的计算。首先需要明确静态市盈率的计算公式,静态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上年度每股收益的比值。在本题中,已知公司股票价格为24元/股,上年度每股收益为1.2元。根据静态市盈率公式,将股票价格24元除以上年度每股收益1.2元,即24÷1.2=20。所以该公司的静态市盈率为20。而题目给出的其他选项,B选项15,若以此为结果反推,不符合静态市盈率的正确计算逻辑;C选项14和D选项12同理,按照给定的股票价格和上年度每股收益进行计算,均无法得出这些数值。因此,经过正确的计算和分析,本题答案选A。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不可以解除合同的是()。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因当事人一方不想履行合同义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情形的规定。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不同法定解除情形的具体内容,并将各选项与之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来看选项A,根据《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种情况下合同目的无法达成,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选项C,当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时,这表明该方当事人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主要义务,严重影响了合同的正常履行,为了保护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可以解除合同。选项D,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这属于预期违约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为避免损失扩大,是可以解除合同的。而选项B,仅仅因为当事人一方不想履行合同义务并不属于法定的解除合同情形。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仅凭一方的主观意愿就随意解除合同。所以本题答案选B。
4、()是由国务院授权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A.银行自我监管
B.银行业外部监管
C.行业自律
D.市场约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银行业不同监管方式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每个选项所代表的监管方式的含义,并结合题干中关于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的描述来进行判断。选项A银行自我监管,强调的是银行自身对内部运营、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并非由国务院授权的特定机构来统一监管,与题干中“由国务院授权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监督管理”这一描述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银行业外部监管,是指由外部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