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关键句出发建构支架,以跨学科理念拓宽视野.docx
文件大小:27.7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7.01千字
文档摘要

从关键句出发建构支架,以跨学科理念拓宽视野

教学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只有一个地球》。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编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以具有现实意义的“环境保护”为主题,相继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和《三黑和土地》四篇各具特色的课文,其中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古诗三首》既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定下了情感基调。《只有一个地球》透过宇航员视角,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介绍了与地球相关的知识,让读者深刻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进而呼吁人类必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本文与其他三篇课文有序编排,引导学生一层层深刻领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珍惜资源、珍爱地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双线结构明晰,“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个阅读训练要素在各篇文章中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从语言表达形式来看,《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最具特色,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句,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再进一步梳理各段落的关键句,进行信息的提取、筛选、分类和整合,便能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最后结合感受多种说明方法的妙用,学生就能体会到课文是怎样层层递进有序表达,最终有理有据地得出重要结论的。在学生以课文为范本,学习了这样特点鲜明的行文方式后,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母亲”,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运用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运用。由此可见,“抓住关键句”是学生理解文意、把握观点的支架,更是学生联系生活、表达观点的支点。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让习作——“学写倡议书”变得水到渠成,经过几篇课文的情感积淀,早就点燃了学生的表达热情,学生觉得有话想说、有话得说。再结合阅读训练要素,学生习作时也会借助关键句表达观点,让应用文在表达时更显得逻辑清晰。

学情分析:

大部分六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再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积累,对本课所介绍的与地球有关的知识是有一定了解的,这为本课的教学和跨学科学习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因为污染环境、破坏地球的现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反而让学生容易视而不见,或联系生活也不能引发他们的深人思考,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所以激发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教学设计时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2.结合关键句,梳理、整合信息,明确课文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运用关联词语串联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结论的。

4.融合多学科知识,深刻认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产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情感。

5.能结合生活实际,借助评价量表设计有感染力的环保宣传标语。

教学重点:

1.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借助关键句,梳理、整合信息,了解作者是怎样由事实得出结论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借助评价量表设计有感染力的环保宣传标语。

教学难点:

1.融合多学科知识,深刻认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产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情感。

2.能结合生活实际,借助评价量表设计有感染力的环保宣传标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配视频)板贴卡纸。

2.学生准备:一支记号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了解学生所在学校6月5日活动形式和内容,引出话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世界环境保护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谈话环节活跃气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人手认识“世界环境日”,从思考“我们能为世界环境保护做点什么”为始,直指本节课教学中心,带着任务进入学习中去】

一、走进文本,认识世界环境日

1.“只有一个地球”是多届世界环境日的口号,它要表达什么?自由读课文,选择最合适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学生找到课文关键句,确定主要观点是“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阐述用这句话概括观点的理由。

引出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

勾连统编版教材中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的阅读要素发展。(三年级借助关键句理解内容,四年级抓住关键句体会情感,六年级利用关键句表达观点)

3.除了总结句,还认识哪些关键句?

总结:常见关键句有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和反复句。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各段落关键句,梳理、整合信息后找到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理由。

①美丽渺小(课文1-2自然段)

②资源有限(课文3-4自然段)

③难以移居(课文5-7自然段)

5.课文介绍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课文内容连起来说说。

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最终结论的?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作者先摆事实讲理由,再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