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初探.docx
文件大小:39.8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3.19千字
文档摘要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初探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构筑教授、学习、评价一体化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展开整体化学习。以学习《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写作手法,在对比中感悟作品主题,尝试基于作者视角了解其内心感受,在专题对话中发散思维,在多向分析中提升认知的能力。这些方法都将教学评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观点,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评价与阅读、写作等各种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构筑整体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鉴赏写作手法,汲取营养

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视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的印象,从而实现阅读写作能力的双提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写作手法,汲取养料,然后展开仿写的活动,这样能促使学生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从而了解他们掌握写作方法的程度。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词句展开分析,总结其写作手法,并进行仿写,然后通过互评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如围绕“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句子,学生发现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于是在自主创作时也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有学生写作时运用了比喻:“大树好像一个勇猛的武士。”教师引导大家进行互评,并提醒学生对比课文中的词句:“在课文中,‘日本看护妇’的形象和带着雪的树是十分符合的,但你的比喻句,看不到大树和武士在形象上有什么相似点。”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修改:“在暴风雨中昂首挺立的大树好像一个勇猛的武士。”

在借鉴写作手法、展开仿写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应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借鉴作品的写作方法,从而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二、对比文本情感,生成主题

优秀的作品都有鲜明的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挖掘出所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然后启迪学生尝试生发出与之相关的主题,并进行自主创作。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对比分析,看看学生创作的文章和原作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写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在阅读《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分析作品主题。学生认为:“作者写的是济南的风景,展现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除了表达喜爱之情以外,你认为还能从风景描写中生发出哪些不同的情感呢?”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写一下思乡之情。”还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可以表达建设家乡的想法。”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创作,此后又进行评价:“大家所写的主题,都围绕情感展开,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主题呢?是否可以赞颂一下家乡的悠久历史呢?”在这样的评价中,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此前提出的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中,学生能结合阅读探究作品的情感,感悟作品的魅力,在自主创作时能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在展开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也能了解他人的看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打开作者视角,学会共情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和作者形成共鸣,则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深入挖掘作品的主旨。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然后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寫下其内心感受。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看看谁的描述更能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例如,笔者让学生围绕《济南的冬天》展开想象,尝试和作者形成共情。“作者如何来概括济南的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要如何在创作中写下自己的真实情感呢?”有学生提出:“作者赞叹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晴朗,表达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我认为如果要写情感的话,可以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来写,也可以用景物描写进行侧面展现。”教师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常常直接抒情,但是很少用借物抒怀的方式表情达意。通过对比,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写作的不足,在自主创作时也尝试借鉴《济南的冬天》的表达方法,其表达的情感更真挚。

在教学评的过程中,学生剖析文章,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情感,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想法。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又尝试进行自我反省,思考自己是否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有助于学生日后写成更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