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马斯亮蓝染色比色法
实验器材:
T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检测仓控制面板单色光入射口
比色皿
实验流程
1.取出洁净的试管,标记,按要求加入蒸馏水和标准蛋白质试
样溶液。
2.向管内加入考马斯亮蓝色染色液。
3.立即使用移液器上下吹打混匀,也可以盖上盖子上下颠倒混
匀。完毕后室温放置5min。
4.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将试样溶液移至干净洁净的比色皿中(溶液大概高度
为2/3处),擦净比色皿光面放入检测仓内。参比管(未加入蛋白质)放在
最靠近检测人的位置。将其他试样管放入检测仓内。
5.关闭检测仓门,设置实验参数。(光度测量→检测波长→输入595nm→Enter
确认→Zero调零→开始检测Start)。
6.记录数据,取出比色皿并清洗。
结果处理与注意事项
计算方法:
采用标准曲线法,通过标准曲线的拟合,计算出待测样本的蛋白质浓度。主要
实验数据是标准溶液和待测样本的吸光度。
首先,试样溶液的紫外吸收光度值要进行空白扣减,需注意,使用T6型紫外分
光光度计,测定值即为扣减后的数值。
实验处理:
1.绘制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曲线,以标准蛋
白质试样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各种试样
溶液的紫外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散点
图。
2.选择线性拟合方式,拟合得出线性方程,
同时自动计算出线性回归系数R2值。
2
R值越接近1,代表拟合程度越好。
3.将待测溶液的吸光光度值代入线性拟合
方程中,计算得到X值,即为待测蛋
白质试样溶液的浓度。
典型错误操作
1.比色皿选择错误:本实验不能使用石英比色皿进行含量测定。可采用一次性
的塑料比色皿或玻璃比色皿进行检测。
2.比色皿光面毛面放反。
3.比色皿没有擦干或者使用纸巾擦拭。
4.加入比色皿的液体过少:液面高度在比色皿的2/3处为宜,加入过少导致检
测溶液不能完全覆盖入射光照射面。
5.溶液未混匀。
6.溶液放置时间:放置时间过长导致产物生成过多,超出仪器检测范围。放置
时间过短,导致反应产物过少,反应不完全。
观看心得
最开始的凯氏定氮法由于检测手段的缺陷,导致不少的商家利用缺陷进行
蛋白质含氮量的掺假。这些造假手段不仅仅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更是对同行
和公众的欺骗,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安全。凯氏定氮法因其检测原理和技术
限制,在面对精心设计的掺假行为时显得力不从心。该方法是通过对样品中氮
含量的测定,进而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这本是一项科学严谨的技术。然
而,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只能间接反映蛋白质的存在,并且对于不同来源的氮化
合物缺乏区分度,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通过添加廉价且高氮的非蛋白
物质,如三聚氰胺,来人为提高检测结果中的氮含量,从而误导消费者和监管
者,让劣质甚至是有害的产品披上了“高品质”的外衣。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科学精神的践踏,更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挑衅。它直
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引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以震惊全国的三鹿
奶粉事件为例,无数无辜的儿童因此而遭受肾结石等健康问题,家庭承受无尽
的痛苦和社会信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起事件深刻揭示了一个事实:当商
业利益凌驾于伦理责任之上时,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社会各界纷纷觉醒,政府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力度,提高了食品检测标准和技术门槛,力求从源头堵住漏洞,严惩违法行为。
科研人员也在不懈努力,开发更为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与此同时,企业界也
逐渐认识到,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品
牌信誉,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致力于打造一
个透明、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也让市场需求
倒逼企业必须正视产品质量问题,任何试图蒙混过关的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严
厉惩罚。
综上所述,虽然凯氏定氮法的局限曾被不良商家利用,造成了一系列令人
痛心疾首的食品安全事故,但它同时也催生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这场变革
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最终
目标都是为了守护每一个普通人的餐桌安全,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