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少年儿童(),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A.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B.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C.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
D.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
答案:A
2.道德与法治课程围绕(),选取和建构课程内容体系。
A.成长中的我
B.我与他人和集体
C.我与国家和社会
D.以上都是
答案:D
3.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分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生活”四个板块。
A.年龄特点
B.认知水平
C.生活范围不断扩大
D.学习能力
答案:C
4.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反映课程性质,体现课程理念,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A.社会发展需求
B.国家人才培养要求
C.学生成长需要
D.以上都是
答案:D
5.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A.教师主导
B.学生主体
C.师生互动
D.实践体验
答案:B
6.()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落实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A.教材
B.教学案例
C.多媒体资源
D.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A
7.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讨论、辨析等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A.理论讲授
B.实践活动
C.知识传授
D.考试评价
答案:B
8.评价要以()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A.课程标准
B.教材内容
C.教师要求
D.学生表现
答案:A
9.()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A.教学
B.评价
C.教材编写
D.课程资源开发
答案:A
10.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
A.社会热点问题
B.学生的生活
C.时代发展
D.以上都是
答案:D
11.以下不属于“成长中的我”板块内容的是()。
A.认识自己
B.友谊与交往
C.青春时光
D.生命的思考
答案:B
12.“我与他人和集体”板块中不包括()。
A.亲情之爱
B.在集体中成长
C.做守法的公民
D.师生之间
答案:C
13.下列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
B.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C.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实施
D.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答案:B
14.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表现特征,为教学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A.平均
B.典型
C.最低
D.最高
答案:B
15.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A.政治认同
B.家国情怀
C.文化自信
D.理想信念
答案:A
16.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的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A.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
B.传统文化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主义
答案:A
17.道德修养是指学生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A.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B.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品德塑造
C.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
D.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科学精神
答案:A
18.法治观念是指学生对()的尊崇和遵守,依法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A.法律法规
B.社会公德
C.学校规章制度
D.家庭规则
答案:A
19.健全人格是指学生具备()等良好个性品质。
A.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B.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C.勤奋刻苦、勇于创新、坚韧不拔
D.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意志坚强
答案:A
20.责任意识是指学生对()的认识和担当。
A.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B.家庭、学校、社区
C.学习、工作、生活
D.个人发展、社会进步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
A.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B.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C.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D.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答案:ABCD
2.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具有()。
A.思想性
B.政治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答案:ABCD
3.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