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与弱视的关系为()。
A、年龄越大程度越深
B、年龄越小程度越浅
C、年龄越小程度越深
D、无关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越小,双眼视网膜像差越大,更容易引起弱视且弱视程度可能越深。
2.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现()。
A、黄色
B、白色
C、绿色
D、黑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当光线照射到白色物体上时,所有光线都被反射回来,所以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现白色。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绿色物体主要反射绿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黄色物体主要反射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它们都不是完全反射光线的。
3.验光员使用仪器工作时,均应做到()。
A、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
B、随便使用
C、快速操作
D、不能损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验光员使用仪器工作时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是确保工作准确、仪器正常使用以及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关键。不能损耗表述不准确,随便使用易损坏仪器,快速操作可能因不规范导致错误和仪器损坏,只有遵守操作规程并爱护仪器设备才是正确做法。
4.某人为正视眼,如近点为20cm,那么他的调节范围为()。
A、10~20cm
B、20~30cm
C、20~∞cm
D、0~∞c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正视眼的近点为20cm,远点为无穷远,调节范围是指从近点到远点的距离,所以其调节范围为20cm到无穷远,即20~∞cm。
5.眼压的长期波动主要由()引起。
A、挤眼
B、瞬目
C、昼夜节律
D、体位的改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眼压的长期波动主要由昼夜节律引起。正常情况下,眼压在一天中会有一定的波动规律,一般清晨眼压较高,午后眼压相对较低。昼夜节律的变化是导致眼压长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挤眼、体位改变、瞬目等通常不会引起眼压的长期波动。
6.综合验光仪内置附镜可进行注视差异检查的是()。
A、PH
B、P135
C、RL
D、RMH
正确答案:B
7.对Schiotz眼压计的测量结果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泪液过多
B、角膜厚度
C、眼球壁的硬度
D、不能固视,用力闭目
正确答案:A
8.—3.00D的人眼的远点在()。
A、30米处
B、3米处
C、0.33米处
D、0.033米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眼的远点公式为\(r=1/F\)(\(r\)是远点距离,\(F\)是眼的屈光力,单位为屈光度)。已知眼的屈光力\(F=-3.00D\),则远点距离\(r=1/3.00\approx0.33\)米,所以远点在大于\(0.33\)米处。
9.()是渐进镜的优点。
A、看中距与看近清晰
B、全程的清晰视力
C、看远与看中距离均能看清
D、看远与看近均能看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渐进镜的优点是能提供全程的清晰视力。它不像普通镜片只有某一段距离清晰,而是在从远到近的不同距离范围都能有相对较好的视力表现,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如看远标识、看中距离物体、看近距离书本等)的视觉需求。
10.直接眼底镜聚焦检查时,方法正确的是()。
A、患者注视前方可观察视盘
B、距受检眼10cm
C、补偿透镜调整至+10.00开始检查
D、观察黄斑宜用大投照野观察
正确答案:A
11.调节、集合与()是近反射的三联运动。
A、瞳孔缩小
B、瞳孔不变
C、前移
D、瞳孔开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反射的三联运动是指调节、集合与瞳孔缩小。当看近物时,眼睛会发生这三种协调的变化,以保证清晰成像。调节是指晶状体变凸,增加屈光能力;集合是指双眼向内转动,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瞳孔缩小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成像更清晰。
12.测量斜视角时,若Kappa角为正值,外斜视的测定值应()。
A、减Kappa角/2
B、加Kappa角
C、加Kappa角/2
D、减Kappa角
正确答案:D
13.以米为单位的工作距离的倒数称为()。
A、最小调节需求
B、最小调节幅度
C、调节幅度
D、调节需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调节需求是指为了看清物体所需要的调节量,其与工作距离密切相关,以米为单位的工作距离的倒数就是调节需求。调节幅度是指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最小调节幅度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最小调节需求概念相对不常用且不符合此描述。
14.为了避免由于屈光检查的失误导致人为的双眼屈光平衡失调,最应进行的正确处理是()。
A、反复的双眼立体视测定
B、减慢交叉柱镜的速度
C、多次的红绿试验
D、对验光试片的焦度进行精细调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进行屈光检查时,对验光试片焦度进行精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