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验光员练习题库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右眼-0.75DS,左眼-0.50DS的眼镜,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允差是()。
A、±3.0mm
B、±3.5mm
C、±4.0mm
D、±5.5mm
正确答案:A
2.去遮盖试验检查眼位时,去遮眼移向颞侧,提示()。
A、隐性外斜视
B、隐性内斜视
C、显性内斜视
D、显性外斜视
正确答案:B
3.不与眼眶相邻的鼻窦是()。
A、上颌窦
B、筛窦
C、蝶窦
D、额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其前方通过蝶窦开口与鼻腔相通,两侧与海绵窦、颈内动脉等相邻,不与眼眶相邻。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眼眶下方;筛窦位于鼻腔外侧壁上部与眼眶之间;额窦位于额骨内,眼眶内上方。所以不与眼眶相邻的鼻窦是蝶窦。
4.应用散光盘进行散光检查时,当散光轴向为180°时,被检者视()线最黑。
A、6~12点
B、3~9点
C、5~11点
D、4~10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用散光盘进行散光检查时,当散光轴向为180°时,被检者视6~12点方向的线最黑。因为散光轴向与最清晰线的方向垂直,180°轴向对应的就是6~12点方向。
5.下列()不是双眼平衡的方法。
A、棱镜分离
B、交替遮盖
C、偏振光红绿视标检测
D、交叉柱镜
正确答案:D
6.关于镜片材料与表面质量的说法下面不合适的是()。
A、光学透镜30mm范围内不可以出现任何疵病
B、子片小于30mm的光学镜片全部范围内不能出现任何疵病
C、对于光学镜片30mm范围之外可允许存在脱膜、褪色等缺陷
D、对于光学镜片30mm范围之外可允许孤立、微小的内在表面缺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光学镜片30mm范围之外不允许存在脱膜、褪色等缺陷,所以选项[C]不合适。
7.下列选项中()是镜架顶点距的一般要求。
A、8~17mm
B、13~17mm
C、10~15mm
D、15~20m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镜架顶点距一般要求在10~15mm之间。合适的顶点距有助于保证眼镜佩戴的舒适性、视觉效果等。A选项范围不符合常见要求;B选项范围不准确;D选项范围也不符合一般的镜架顶点距标准。
8.角膜新生血管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A、停戴镜片
B、治愈后改用间歇配戴
C、痊愈后最好换RGP
D、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角膜新生血管的处理方法包括停戴镜片、治愈后改用间歇配戴、痊愈后最好换RGP等,而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并不能处理角膜新生血管。
9.关于雾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视前投0.1视标
B、雾视量为0.3视标不能识别
C、雾视时间为3~5min
D、近视眼雾视时逐渐加负镜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雾视是一种通过改变眼睛的屈光状态来放松眼睛调节的方法。雾视前一般不强调投0.1视标,A选项错误;雾视量通常使0.6视标部分模糊,而不是0.3视标不能识别,B选项错误;近视眼雾视时应逐渐加正镜片,而不是负镜片,D选项错误;雾视时间一般为3至5分钟,C选项正确。
10.老视眼的矫正必须以每个人调节力为基础,视近时宜保留()的调节力。
A、不需保留
B、1/3~1/2调节力
C、1/4调节力
D、全部保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老视眼矫正时视近宜保留1/3-1/2调节力,这是基于老视眼的生理特点和矫正需求来确定的。保留一定调节力有助于维持眼睛在不同距离视物时的适应性和视觉质量,避免过度矫正导致的不适和视觉功能问题。
11.关于隐性外斜视的治疗正确的是()。
A、小于15岁的患者采用三棱镜矫正
B、可进行发散训练
C、远视足矫、近视欠矫
D、底向内三棱镜矫正量低于隐斜量的1/2
正确答案:D
12.下面关于角膜接触镜镜片蛋白质沉淀物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磨机研磨刨光是最为彻底的方法
B、使用去蛋白酶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C、润眼液对于避免产生蛋白质沉淀物效果可靠
D、放松镜片的基弧可以避免产生蛋白质沉淀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研磨机研磨抛光会损坏镜片,不是彻底处理蛋白质沉淀物的方法,[A]错误;使用去蛋白酶剂能有效去除镜片上的蛋白质沉淀物,[B]正确;润眼液主要起润滑作用,对避免蛋白质沉淀物产生效果不可靠,[C]错误;放松镜片基弧与避免产生蛋白质沉淀物无关,[D]错误。
13.符合隐性外斜视特点的是()。
A、多有复视
B、视远容易出现视疲劳
C、调节衰退可诱发外斜倾向
D、集合近点移近
正确答案:C
14.下面()不是渐进多焦眼镜的永久性标记。
A、镜片内侧隐形印记
B、折射率
C、棱镜参考点
D、近附加光度
正确答案:C
15.渐变焦角膜接触镜外曲面光学区设计为()。
A